《Designing Reality | 设计现实》

《设计现实》

中信出版社,翻译:丁峻峰,武川,蓝河,2019年4月;

原著:

<Designing Reality: How to Survive and Thrive in the Third Digital Revolution>,Neil Gershenfeld , Alan Gershenfeld ,Joel Cutcher-Gershenfeld , Basic Books, 2017, ASIN: B06XH72RWL

中文版序

《设计现实》已经是我负责为Neil Gershenfeld教授翻译的第二部书了。如果说第一部书-《智造-一场新的数字革命》1的出版是在其英文原著出版10年后,回顾审视当年Neil教授对于数字时代的个人智能制造的预言的话,那么本书-《设计现实》则站在10年前《智造》里预测中的当下,面对下个10年,或者更久远的时期内,人类数字化生存的全面展望。

2018年夏天,当第14届全球智造学术年会(FAB14)在法国南部的图卢兹(Toulouse)召开的时候,Neil教授再一次宣布和验证了他的摩尔定律,全世界建成的数制工坊实验室(Fablab)的数量,在每一年半的时间里,会翻一番:全球数制工坊总量已经超过2500个了。

数制工坊在全球范围迅速蔓延开来,这样星罗棋布的个人智造终端空间,让越来越多的创客们可以将他们大脑里的创意(脑洞)智造出来,全球实验室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和网络学习和知识同步系统链接起来,推进个人自造/DIY(Do it Yourself) 的共创和分享/DIT (Do it Together). 这大大赋予了人们实现设计的能力,孕育了人工智能时代的生产方式。

工业革命时期,生产流通从挖掘原材料开始,通过全球物流将原材料运抵工厂加工制造成产品,再把运输到全世界消费终端市场,这是单线经济。(Linear Economy)模式;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设计文档(比特)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全球流通,数制工具可以实现本地产品(原子)2智造这种把物流,原材料和能源消耗降到最低的本地制造模式,就是新的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的基础,成为网络时代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的动力,也不断改变着世界的经济模式和政治格局。

智能时代的到来,各国也紧抓机遇,努力在未来全球战略中物色新的格局。

中国正努力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4。我们不断提升科技强国,兴国的战略国策,强调自主创新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展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的决心,实现“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到“中国设计(Design in China)”的转变。科技要强大,人才培育是第一步,造就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和独立知识产权的技术关系中国战略格局。近两年,中国在K12教育中全面铺开综合素养,STEM/STEAM,科创教育;在大学层面推进新工科建设等全面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及系统。

2013年,在我的主持下和团队的努力下,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成立了中国大陆第一家数制工坊。2014年3月1号,第一场开放夜活动正式登陆上海3,标志着,中国“数制”工坊(Fablab O)4开始了一段使命,将全球数制工坊网络和理念落地中国以生根发芽。

在过去几年里,中国“数制”工坊实验室先后举办了包括100多期跨学科的开放夜、80多期软硬件工作坊、夏令营、教师培训、及游学活动;承办了教育部主办的《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上海赛区选拔赛,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主办《海峡两岸青年创客大赛》,上海市教委主办的《上海市大学生创客大赛》;2015年主持科技部《浦江创新论坛-创客和社会革新文化论坛》;2017年联合中国教育学会,举办《STEAM生态链教育论坛》。

我们继续拓展全球网络课程-智造学术(FAB Academy)在国内的推广,同时将核心课程本土化,通过实践,演化成植入各类别学校的课程系统: “智造学术X(FABO Academy X)”是一个针对大学,职业院校,高中, “数制乐园 (FABO Playground)”是专门针对K12的贯穿式的课程体系;同时拓展出的一系列“项目导向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的主题性实验室模块,模块包含有“可持续生态”、”生物合成”、“人工智能”、“智能可穿戴”、“机器人”、“增强现实”、“3D打印”、“未来城市”、“未来生活”、“飞行器”等。

中国“数制”工坊及课程已经先后进注上海科技大学(大学),湖南机电职业学院,常州机电职业学院,上海格致中学,上海市同济黄浦设计创意高中,苏州领科海外学校,上海市宝山行知中学,同济附属实验学校(嘉定)等十多个知名高校,职业院校及K12学校。同时,Fablab实验室也为上海包玉刚民办实验学校(YKPAO),上海阿德科特国际学校(ADCOTE School)等多所知名学校开发创新课程。

2018年10月,Neil教授受邀来中国南京参加<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会/2018 Worl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ummit>并发表主题演讲-<智能制造的未来/The Future of Fabrication>。会议期间,Neil会同中国数制工坊主办<中国智造集群 / Chinese Digital Fabrication Cluster >主题沙龙,并将“中国智造学术”课程定义为在中国本土化开展的内容蓝本,建成全球Fablab网络的本土建设协同5

让我们一起努力而憧憬: 当未来的某一天,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角落,分布着像便利店一样方便可及的数制工坊,任何个人可以发送比特文档,通过3D打印等机器将个性化的产品智造出来的时候;当所有的机器就像细胞一样可以不断复制,3D打印等机器通过不断打印新的零件以组装更多打印机,也就是机器可以不断复制机器的时候;也当,我们不在只是编程电路板,我们还可以编程生命细胞,完成从“智造万物(MakerAlmost Anything)”到“生长万物(Grow Almost Anything)”的演化的时候;我们将如何设计现实,并将设计出如何的现实呢。

最后,感恩为本书出版而付出的所有支持者。

丁峻峰 2019年4月1日

1)原著英文名<Fab, The Coming Revolution on Your Desktop – From Personal Computers to Personal Fabrication>在美国于2007年出版。中文版由丁峻峰等翻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ISBN:9787560864655);

2)个人电脑到个人数字化制造的进化过程中,互联网强调的是“比特”流通的时代,三维扫描等设备将物理世界”原子”转化成虚拟世界里流通的“比特”,网络传递的是将比特流通到没有限定的世界各地,当地实验室提供了所有的数字化制造的工具,将比特转化成物理能触及的“原子”所构筑的物体,“比特”来来去去,“原子”可以留下来。 — 《当代以下,未来之上》, 原境界对丁峻峰的寻访;

3)中国第一个“开放创造实验室-Fablab Shanghai”的首个开放夜,详见:

http://www.lailook.net/kjrs/08/2014-03-26/37353.html;

4)www.fablabo.com

5)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八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发言,详见:

http://news.southcn.com/shouyeyaowen/content/2016-05/31/content_148590890.htm

6)详见:Neil Gershenfeld出席<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会>,FABO引领<中国智造集群>建设,详见: http://www.sohu.com/a/259680858_756452

%d 博主赞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