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Neil Gershenfel)教授出席”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会”,FABO|中国数制工坊引领”中国智造集群”建设

尼尔·格申斐尔德(Neil Gershenfeld)教授在南京出席<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会>, 会同Fablab O|中国“数制”工坊打造 <中国智造集群>网络平台及课程。

2018年10月12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比特与原子研究中心(CBA)主任;全球“数制”工坊创始人尼尔·格申斐尔德(Neil Gershenfeld)教授应邀参加<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会/2018 Worl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ummit>,并发表当日最后收官主题演讲-<智能制造的未来/The Future of Fabrication>。

WechatIMG681
Neil主题演讲-”智能制造的未来/The Future of Fabrication“
世界智能制造大会(World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Summit),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工信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并每年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的世界性智能制造盛会,旨在构建一个多元、开放的交流与合作平台,汇聚全世界最具创新精神的领先企业、权威机构、卓越领袖与前沿学者,引领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增进人类社会福祉与进步。 
WechatIMG680
“Chinese Digital Fabrication Cluster / 中国智造集群”(暂名)成立前期会议
FABO中国数制工坊会同同济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机电职业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市格致中学,上海市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上海行知中学,苏州工业园区领科海外教育学校等学校相关部门领导,老师举行“智造”沙龙,并就成立<Chinese Digital Fabrication Cluster / 中国智造集群>(暂名)平台搭建及构架做了前期会议,这将是一种PPP的合作机制,FABO将联合各方力量搭建网络及构架,将许多学校链接起来,在中国推进学术,产业的协作。预期<中国智造集群>将在今年12月份的第二届STEAM教育国际峰会上正式成立。
WechatIMG2194
同时Neil教授和中国数制工坊创始人丁峻峰教授给第一批成立的中国数制工坊做了授牌仪式。

 

媒体采访
01
记者:
我们看到您带来两本书,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嘛?
尼尔教授:
这是同济大学丁峻峰教授帮我翻译出版的第一部书《Fab智造-一场新的数字革命/Fab: the coming revolution on your desktop – from personal computers to personal fabrication》,这部书解释了什么是Fablab|”数制”工坊, 这本书介绍电脑如何从大型机器变成小型桌面笔记本,“智造”如何从大批量到小型个人智造的演化过程。《智造未来/Designing Reality》是一本新书,也是丁教授在帮助翻译,由中信出版社将在明年年初出版。这本书的内容是预测未来50年,智造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学习,社会和经济。现在工业是批量制造,工作模式是我们每个人工作获得的收入,用以去购买日常用品; 而现在个体智造可以让消费者自己制造需要的物品,以节约制造的运输和交易成本,这也将改变整个消费结构,社会和经济的革新。 
02
记者:
就像你的书名中提到,这是一场数制革命,那您如何看待在下一波的革命中,中国的角色?
尼尔教授:
中国在下一个数字革命中要建立内外两个角色,对外,比如像深圳的制造如何能提升能力,这里生产的智能零件,能让全世界的每个地方拥有自己制造更多更强消费品的能力,这也提升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对内,我和同济大学丁峻峰教授,中国数制工坊创始人,刚刚结束了一个会议,协同各地大学,职业院校,高中等学校,一起搭建一个国内的协同的平台:<Chinese Digital Fabrication Cluster / 中国智造集群>(暂名),这将是一种PPP的合作机制,我们将搭建网络及构架,将许多学校链接起来,在中国推进学术,产业的协作。 
03
记者:
麻省理工大学,您本人,Fablab全球网络如何开展和中国的合作?
尼尔教授:
麻省理工大学的参与是我们的实验室是在研究50年以后数制智造的趋势。但是我们今天做的事情是在建立一个全球的网络系统,我们全球2500多的实验室分布在全球的每个角落,这样可以让各个地方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发挥个性的学生,企业中没法个体创新的员工有个性智造的机会。我每次来中国,都遇到很多非常有创意的人,但是他们缺乏空间和机制能让他们把创意发挥出来,所以我们希望能帮助他们在中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议下建立一个平台和机制,推进个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