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同济黄埔创新高中招生会, Fablab O l 中国“数制”工坊丁峻峰老师为学校的STEAM教育推波助澜

4月8日和4月15日,上海市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在位于外滩源的新天安堂举办了两场2017年招生说明会。说明会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关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教授、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师代表刘力丹老师、教师代表和Fablab中国“数制”工坊创始人丁峻峰老师、格致教育集团牵头学校格致中央党总支书记王丽萍女士、黄浦区教育局副局长余唯咏先生等领导和老师都分别在会上作出了精彩讲话,介绍了学院设计创新教学特色、报考信息及流程、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等内容。两场招生说明会现场座无虚席、报名踊跃~最后共有200多名考生顺利拿到了我们的面试通知。丁老师尤其强调介绍了如何借助中国“数制”工坊基于全球FAB Academy网络课程开发的FABO X设置系统,拓展高中的STEAM教育和课程开发。

上海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成立于2017年,立足中国和上海,放眼世界,通过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空间创新,以培养热爱祖国、全面发展、具有创造力、合作精神和社会使命感的国际化、创新型普通高中毕业生为目标,是一所以创新教育为特色的公办普通高中。

学校由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局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合作建立,学校依托格致教育集团、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育资源,为在校学生提供高品质、高水准的基础型课程与具有国际视野、以“设计思维”为导向的拓展型、研究型课程。Fablab O | 中国“数制“工坊,将基于FABO X智造学术X,积极参与学校40%的创新课程研发。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是国内最具国际声誉的设计学院之一,跻身世界著名设计学院行列。学院是CUMULUS全球设计、艺术与媒体院校联盟成员,WDO世界设计组织成员,DESIS社会创新和可持续设计联盟成员。学院已与美国帕森斯设计学院、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等国际顶尖设计院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开展校际交流合作;学院的学生非学位校际交流项目,涵盖了全球大部分顶尖设计学院,约有40余所。在QS(Quacquarelli Symonds,英国教育及留学机构)2017年世界大学学科最新排名中,同济大学位列全球“艺术与设计”学科第26名。

创新课程 & Fablab 中国“数制”工坊

在上海市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的课程中,有40%是创新课程,其中有一大部分的课程由Fablab O 中国“数制”工坊的FABO Academy X课程体系承担。Fablab O Academy X|“中国智造学术”课程是基于麻省理工学院的How To Make Almost Anything(HTGAA)课程和Fab Academy 的全球课程,由同济大学FABO实验室的团队来发,是简约版本,也是踏入完整的Fab Academy课程的基石。

Q & A  问题答疑

问:学校课程设置情况如何?

    学校基础课程约占课程总量60%,创新实践课程约占课程总量40%。其中40%的创新课程中,有一大部分由Fablab O | 中国“数制”工坊研发的FABO Academy X课程体系承担。基础课程主要为目前高中普遍实施的教学科目;创新实践课程主要是通过项目制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同时通过项目中对基础课程中重要知识点的串联,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问:   学校和同济大学是什么关系?

    学校是区政府与同济大学合作项目,由黄浦区教育局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共同建设。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不仅负责创新课程设计和建设,也会派出优秀师资参与学校的教学。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问: 学校校长人选、师资情况如何?

    学校的校长由同济大学聘任。基础课程师资来源:格致教育集团优秀教师的选派、外部教师人才的引进与原浦光中学优秀骨干教师的留用。

问:学生未来升学路径如何?

    学校会为学生升学提供多元化路径。在保证传统高考路径通畅的同时,学校会为学生提供申请世界各大名校的支持。

(同济-麻省理工学院工作坊成果)

问: 学校是否是普通高中?是否全市招生?对学生是否有艺术特长的要求?

    普通高中。面向全市招生。对学生没有艺术特长的要求。

教学新理念

有多少人向往去哈佛读心理学、去沃顿商学院读管理、去麻省理工读电子工程,终因梦想未果而饮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慕课的到来,将人们的梦想照进了现实。坐在大洋彼岸即可聆听学界大牛的谆谆教诲,依靠网络通信工具即可与志趣相投的同学讨论课题,足不出户即可得到世界顶级院校的课程认证。人们开始怀疑,既然互联网让知识触手可及,那么学校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于1989年将学习的目的定义为四个方面,它们分别是为了知识而学习,为了技能而学习,为了和社会相处而学习,为了寻找自我而学习。一直以来浸润在应试教育体系中的很多人都过于强调获取知识,而忽略了其他同样重要的三个方面。早在两千多年前,苏格拉底便认为,把作为结果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网络课程的硬伤正是缺少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直接互动与即时体验这些重要元素。

学校的意义不在于仅仅成为知识输出的终端,而是为学生提供亲密无间的学习伙伴、循循善诱的课程导师、真实社会的挑战命题,成为“参与-反思-总结-再实践”体验式学习过程的资源平台;配合以设计思维为导向的体验式学习模式,强调真实情境、强调跨学科、强调以人为本、强调以解决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同理心和创造精神。与仅仅强调知识获取的网络课程相比,学校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式学习情境的一大优势显而易见。

即将于2017年9月开学的上海市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就是一座以设计思维教育为导向,以国际上最适合设计创新教育的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为教学法,将强调知识输出的基础型课程与强调体验式学习的创新型课程相结合的教育平台。在同济黄浦设计创意中学,学生将成为教学的中心,教师将不再以教练或是裁判员的姿态对学生进行简单粗暴的知识输出和成绩评判,而是作为陪伴者,通过引导式、启发式教育参与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实践中。

在这所学校里,学生不但需要掌握传统应试教育中强调的各个知识点,更需要在项目制的课程中融会贯通。学生作为具有差异性的个体参与到基于解决真实问题的项目制课程中,学会动手去应用和验证所学的知识;掌握立足社会并与之和谐相处的技能;寻找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发现自我价值。

每位学生都将在三年的跨学科学习中寻找到自己所感兴趣的学科方向,具备对复杂问题提出创新挑战解决策略的能力。这些专业兴趣明显、学科特长突出、具有一定创新潜质的学生无疑会得到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顶尖高校的青睐。这些学生未来也将在强调跨学科能力的商业管理类、设计类、工程类专业学习中,展现自己的突出优势。

发表评论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