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lab O+Biobuild Lab 改变你自己的变异体

Make Your Own Mutant
创造你自己的变异体

Wednesday, October 17
6:00-8:30pm
(10月17日 18:00-20:30)

Angry Birds Plaza
Tongji Uni (281 Fuxin Road)
(同济大学愤怒小鸟广场)

How can biological material work as a creative medium?  What is the technology at the root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Join Fablab-O’s Biobuildlab (Angry Birds Plaza) this Wednesday (Oct 17, 6-8:30pm) to not only find out, but to learn how to do it yourself.  This is a community workshop provided free of cost for anyone of interest.  Gunther Seyfried, an Austrian Bio Artist, will beam in to talk about his projects using genetic manipulation as a canvas for exploration and commentary.  Minerva Castellanos, a Mexican scientist and educator, will talk about the global Scintia organization and her background as a genetic engineer.  Then host Erik Zepka and Minerva will lead participants in a demo workshop showing the basic skills required to isolate and modify genetic material.  Extract a protein from a fluorescing jellyfish and combine it with everyday bacteria to make a micro-organism that glows – imagine other possibilities and make them happen using these same skills.  Think about where art and science can combine in a new future for biology and design. 

生物材料作为媒介,如何发挥其创造能力?转基因生物中蕴含的科学根源是什么?欢迎您本周三(10月17日)下午6:00-8:30来到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愤怒小鸟广场的Fablab-O生物实验室,不仅要找出答案,还要学会如何进行DIY(自己动手制作)。奥地利生物艺术家冈瑟·塞弗里德(Gunther Seyfried)将介绍他的科研项目,他将基因操纵作为一幅画布进行探索和评论。墨西哥科学家、教育家米勒娃·卡斯特利亚诺斯(Minerva Castellanos)将向我们介绍全球Scintia组织以及她作为遗传工程师的工作经历。然后主持人艾瑞克·杰帕卡(Erik Zepka)和米勒娃(Minerva)将带领参与者们参加一个演示研讨会,展示分离和修改遗传物质所需的基本技能。从荧光水母中提取一种蛋白质,并将其与日常细菌结合,制成一种发光的微生物,也可以想象一下其他可能性,使用同样的技巧达到预期目标。未来,想想在生物学和设计领域,如何将艺术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

Günter Seyfried is an artist and biohacker who lives and works out of Vienna, Austria.  With a background in both medicine (University of Vienna) and digital art (University of Applied Arts Vienna), Seyfried is uniquely positioned to engage in the culture and practice of biological science, which he combines in projects and teaching which has included the pioneering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 Understanding Biomedia. He has brought his work throughout Europe and the world to such institutions as the HeK House of Electronic Arts Basel, Waag Society Amsterdam and University of Naples Federico II in addition to festivals including Pixelache Helsinki, Cynetart Dresden, and Border Sessions Den Haag. He is a founding member of the Institute for Polycinease (2004) and pavillon_35, the Society for Science-based Art (2012).

冈瑟·塞弗里德(Gunther Seyfried)是一位艺术家、生物骇客,工作并生活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塞弗里德(Seyfried)在维也纳大学学习医学,在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学习数字艺术,他在生物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这些经验被他总结在科研项目和教学中,其中包括开拓生物学科的跨学科课程——了解生物填料(Understanding Biomedia)。除了赫尔辛基皮歇克音乐节(Pixelache)、德雷斯顿音乐节(Cynetart Dresden)以及海牙边界会议等之外,他还把他的作品带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包括巴塞尔电子艺术博物馆、阿姆斯特丹测量所和费德里克二世”大学等。他是Polycinease研究所(2004年)和科学艺术协会pavillon_35(2012)的创始成员。

Minerva Castellanos

Minerva Castellanos is a biotechnology engineer and biohacker, iGEM alumni and entrepreneur working to build a new ecosystem of science in the emerging markets of the future. She is a Co-Founder of Scintia, a startup that facilitates th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in SynBio, providing innovative and affordable equipment, producing all reagents and genetic material in house.  Named as one of the 100 biotech leaders of the future in 2017 by Allbiotech, she has presented her extensive work globally at events which have included the San Francisco SynBioBeta Conference, Monterrey’s Contemporary Art Museum, Shenzhen’s recent GOSH Gathering and MIT’s Global Biosummit Conference. 

米勒娃·卡斯特利亚诺斯(Minerva Castellanos)是一位生物技术工程师、生物骇客、iGEM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组委会成员,她也是一名致力于在未来的新兴市场建立一个新的科学生态系统的企业家。她是Scintia的联合创始人之一,Scintia是一家初创公司,致力于益生菌(SynBio)教育和研究领域,提供创新型的廉价设备,生产所有的试剂和遗传物质。她被Allbiotech公司命名为“2017年100位未来生物技术领军者”之一,她在全球的大型活动中展示了大量的工作成果,此类活动包括旧金山SynBioBeta会议,蒙特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深圳最近举办的开放科学硬件会议(GOSH:The Gathering for Open Science Hardware)和麻省理工学院全球生物峰会。

Erik Zepka

Erik Zepka is a writer, educator, scientist and artist who combines biological research and technical creation in his work. Studying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Zepka engaged in medical research within the faculties of Immunology, Genetics,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Pathology, before going out on his own to help found Vancouver’s first community lab, the Open Science Network (http://opensciencenet.org). As an artist he creates science fictional spaces that consider our technological moment, while as a writer and teacher he combines this creative approach with a focus on the culture and pract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bile laboratories for democratized investigation: he’s taken this nomadic practice around the world, doing projects through Asia, North America and the European Continent.

Erik Zepka是一位作家、教育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他将生物学研究和科技创造结合在一起融入自己的作品。Zepka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学习期间,从事免疫学、遗传学、环境健康和病理学等领域的医学研究,随后又帮助建立了温哥华的第一个社区实验室——开放科学网络(http://opensciencenet.org)。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创造了一个考虑到技术瞬间的科学虚构空间,而作为一个作家和一名教师,他将这种创造性的方法与对文化、对科学技术实践的关注结合起来。民主化调查的移动实验室:他在世界各地进行了这种游牧的活动,在亚洲、北美和欧洲大陆开展项目。

此项目免费!

欢迎各位前来观摩学习!

“Future City X|未来城市X”工作坊精彩花絮回顾

“人类和科学世界处于平衡状态,良好的体验、规划、先进的技术再度回归,这便是未来智慧城市的蓝图。”

    ——《城市的未来,应该要是什么样子?》安东尼·M·汤森

城市未来面貌到底会长成什么样子?会不会像好莱坞电影《明日世界》的科幻城市有飞船、肩背试飞行器、超高摩天大楼,还有纵横交错立体式交通运输轨道,还是像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所言10年后我们实现火箭旅行从纽约到上海仅需39分钟?

2018年6月12- 6月15日Fablab  O | 中国“数制”工坊与上海民办包玉刚实验学校(简称包玉刚国际学校)联合开展第二期“Future City X|未来城市X”的创新主题工作坊,包玉刚国际学校的初一学生及老师共同参与为期四天的STEAM教育活动课程。与往期相比,学生城市设计主题选取创意十足,充分运用各学科知识进行实践。此次项目式课程Fablab  O | 中国“数制”工坊国际导师引导学生用新技术视角理解未来城市建设。

开营破冰与参观

学生首站来到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参观,丰富的博物馆展教资源不乏为学生提供了全面认识上海、深入了解上海的宏观视角。随后,学生抵达FablabO|中国“数制”工坊更是好不热闹,数制制造的设备吱吱发响,学生纷纷驻足聆听导师介绍。

当然参观学习仅仅是入门第一步,接下来学生们小试牛刀,开始尝试制作“豆豆机器人”。同学们的机器人外形造型各异,五花八门。殊不知豆豆机器人比赛竞技中,大家才发现豆豆机器人的性能和外观同样重要。

FABO科技工作坊

未来的城市规划师团的同学们纷纷加入了三位Fablab O国际导师战队,拜师学艺。参与了3D涂鸦、视觉设计和物理编程造物的项目式学习,这也是为最后一天终极未来城市设计项目夯实基础。

听说Travis导师有“神笔”能造万物。看看学生们都制造了啥?

吕翰林导师学生们初步学习声控、触控、光控等装置的原理构造和组装。这门“技艺”应用为我们在未来城市智能科技类设计,增添科技感。你看,女生团在学习物理编程也是毫不示弱。

Goby高小晶导师分享了世界各国创新型设计案例,随后各组团队“建筑师”、“设计师”、“工程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小组主题城市确立,头脑风暴,草图设计。学生们就在讨论、设计、协商、修改中不断完善设计草图。最后Goby小晶导师将全部小组的设计草图组合出令人惊艳的未来城市模样!

“未来城市 X”作品回顾

“我们的城市树屋是当地住宅区,也是住在地上的人们的住处。在树干里有一个电梯,人们可以直达他们气球形状的房子……经济建筑区域有一座空中大厦,它的功能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力,再传到地面的发电站里,这样电能可以布满整个城市。在晚上,大厦的彩灯会亮起。”                 ——来自Mecco City 小组

“这是我们的“食物森林”,在我们的作品中,这是唯一一块有绿化的地方。 我们建这个森林是为了让未来城市环境更好,有大面积的绿化。在这个森林中,外观和使用度都展现了出来。正是因为绿化,我们现在的城市才会富有色彩,生机勃勃。结合了春季和美食,万物生长,我们创造出了这个好吃又好玩的森林。”
——来自美食街区小组                                     

导师点评

以未来城市为背景的城市主题设计,学生创作出有以智能生物、几何街区、艺术街区等学科主题,也有对未来金融街区、宠物街区、美食街区的美好畅想。本次工作坊FablabO导师给予学生许多建设性意见和想法,也肯定了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出色的完成小组合作。通过此次开展STEAM教育活动实践激发青少年无限的想象和创造力。未来FABO也会联合中小学一起探索STEAM校园课程建设,为提高学生21世纪核心素养,为创客教育实践提供助力。

精彩花絮

“Future City X”工作坊活动回顾先到这里啦,FABLAB O更多精彩活动正在进行中!!!

2018FABO青少年科技夏令营,让知识与能力同⾏!

7-18岁专属
七天七夜
奇趣无穷  脑洞大开
报名及详情
长摁二维码

或阅读原⽂报名

电话:18964596581

地址:上海市阜新路281号同济⼤学设计创意学院(⼩鸟⼴场)                           

主题设置及期数一览表(点击可见大图)

住宿价与走读价(点击可见大图)

FABO/中国“数制”工坊国际顶尖STEAM课程落地上海阿德科特国际学校

上海阿德科特学校是英国阿德科特学校的海外分校,坐落于上海松江佘山脚下,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学校融合中西教育优势,明德求善、科学求真、特长求美,培养具有传承、创新、独立、领袖品质的终身不渝学习者、勇于创新的开拓者、人格独立的思考者、世界潮流的领导者。

英国阿德科特学校创建于1907年,是英国的排名第四的私立寄宿制学校,学校多次获得英国寄宿制学校的荣誉,每年超过70%的学生在STEAM相关科目获得A*以及A的成绩,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获得牛津剑桥的面试机会。除了学术上的成就,学生在体育、表演艺术方面等也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学校的马术队曾获得女王召见,戏剧和合唱团也多次受邀参加国际比赛和表演并获奖。

7月13日阿德科特学校在新生见面会上,阿德科特校长车艳丽女士与FABO创始人丁峻峰教授正式宣布达成合作并签约,与19年新生和家长们共同见证Adcote上海阿德科特学校/FABO中国数制工坊实验室项目签约仪式。2019年秋季入校,阿德科特学校学生将会享受由FABO中国数制工坊提供的国际一流的STEAM教育。

FABO中国数制工坊以麻省理工学院Fab Academy和同济设计创意学院中国数制工坊课程为基础,颠覆传统 “考试为引领,做题为过程,记忆知识点为结果” 的学习模式,开创了一种“设计思维为引领,项目式学习为过程,提升解决问题能力为结果”的创新实践教学系统,将绘画、音乐、陶艺等传统艺术同3D打印、镭射切割、人工智能、VR&AR等前沿技术有机融合。

以MIT Neil Gershinfeld教授领衔的全球FabAcademy 课程
来自Fabfoundation官方

上海阿德科特学校车校长表示,“我反思在培养我们孩子的过程当中,不是把学科分刷到就可以了,一定要在高中阶段给孩子一个能力培养的土壤,这才是最重要的。”跟FABO中国数制工坊的合作,正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

签约仪式结束后,丁峻峰教授围绕《智能时代的未来教育—中国“数制”工坊STEAM教育实践》为全体家长和学生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

中国数制工坊2019年Fab Academy优秀毕业生,来自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设计专业世界排名第一)的陈思予同学和美国加州艺术学院(旧金山)刘晓飞同学也展示了她们的毕业作品,阿德科特的学生们兴致勃勃的听完学姐分享,对新学期的FABO课程期待不已,相信开学后能够在FABO课程中,收获创造的“心流”和快乐,全面提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