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散尽,“智汇”依旧 ——2015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上海赛区圆满谢幕

2015年6月8日,“共创未来——中美创客大赛·上海站”在同济大学创意与设计学院圆满谢幕。72小时的欢快聚首,48小时的艰辛工作,每一个小组竭尽所能,实现自己的创新解决方案,用设计与技术改变生活。

本次赛事路演与颁奖仪式,在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举行。

上午九点Intel亚太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何京翔,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院长-孙效华,Fablab O-主任丁峻峰,IC咖啡创始发起人-胡运旺, 鼎嘉创投 合伙人-马朝晖作为评委就开始了现场紧张的路演评审,并为40多个参赛小组打分。

为了让比赛更具“自由、平等、开放”的创客精神,本次比赛路演采取“展览+演示”的形式。每一组参赛队需要准备自己的实物作品、PPT和A0展板进行演示,演示场地就是他们的工作区域。这样既省却了大型会场逐个路演的繁琐流程,也让所有的参赛者能够有更多时间准备路演。评委们不再“高高就坐”在评委席上,逐个摊位的询问,让参赛者能够更轻松地演示他们的创意。摄制组也时时跟进视频滚动,让不在现场的观众都可以直视路演过程。

闭幕式暨颁奖仪式上,由Fablab O主任丁峻峰老师赛后总结发言开始,同济大学-江波副校长和Intel亚太研发有限公司-何京翔总经理为本次比赛做了致辞,

同济大学-英特尔联合众创空间成立揭牌仪式为整个大赛添加了小小花絮;

同济大学-江波副校长;Intel亚太研发有限公司-何京翔总经理;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邓晓贤;同济大学教务处处长-李晔;设计创意学院书记-范圣玺等嘉宾为各优胜小组颁发奖项。

此次大赛共评出一等奖、二等奖各1名,三等奖4名,企业创客奖15名。

第二届中美创客大赛上海赛区
获奖团队名单

一等奖
水上跟拍器

首先,通过摄像头确定特定物体位置,再依据openCV计算出特定物体与水上跟拍器的相对位置;驱动跟拍器云台定位物体,最后使推进器始终与物体保持一定距离。今后水上活动再也不怕错过精彩瞬间而捶胸顿足了吧~;蘑菇云的团队凭借技术和制作的完美呈现,摘得上海赛区桂冠;

二等奖
Q-wash

男人最抓狂的事是要去约会的时候,没有一件干净的衣物。繁忙的工作已经榨干了时间,忘记洗衣或许是家常便饭,但这样的窘境能否用技术来解决呢?智能硬件或许能够给出答案。来自“同济大学材料系”的“大神战队”希望通过高压蒸汽来实现衣物速洗。Fablab O-Shanghai核心成员,队长“沈思旸”有丰富的大赛经验。去年的创客大赛中,他们凭借智能车锁的绝佳创意,获得了全国第二名的成绩。

三等奖
u-gar

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化工程师,为每一位城市居民打造最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但是每天需要在天亮之前就开始工作的他们,是晨间交通事故的高危群体。

这套针对环卫工人道路行驶车辆预警装置的设计将会在车辆等特定物体在靠近环卫工人前会发出警报,同时环卫工人的工作服会发出不同光亮提醒汽车驾驶员和环卫工人。

体感四轴

如果你是一个航模爱好者,一定对频发的“炸机”事件恨之入骨。四轴玩具本来就是一个高风险高投入的爱好,但是,能不能通过一些改进来变革现状呢?Fablab O-Shanghai核心成员,年轻的高中生徐逸航(Gordon)对这一问题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最大的问题是目前的遥控器太过笨拙。是不是能够开发一个更加人性化的设备,来弥合人机交互过程中的不便呢?体感设备或许是一种选择。Gordon年轻活力充满极客精神,吸引了中年创客齐天大圣的加入,同时还有一名65岁的老创客作为顾问。团队中的其他成员还有一位设计师、一位程序员。

Hi story

Hi Story是一款具备社交功能的八音盒。使用者可在手机或iPad上编曲并发送至八音盒,摇动手柄,即可驱动音板进行演奏。Hi Story既保留了传统八音盒独特的机械音色,同时又提供了全新的社交体验,不同用户之间可以互相发送曲目,还可以将曲目上传至云端与朋友乃至更多人分享,用音乐勾联起一个更加温馨的社群。该项目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和软件学院的学生共同设计开发而成,充分利用了Edison体积小,自带WIFI,存储及数据处理功能强大的特性。

神奇魔方打乱机

原创独立高效的全自动魔方识别机,实现了最小步数解的二阶段算法,只需两步就可以打乱魔方。原创“三向六舵机”将直观示教高度融合到游戏中,魔方爱好者的福音到了~~~

威控睿博创客奖

Braille dict
高精度自主导航无人机
Uav无人驾驶车

里程创客奖

Gravity powered light
Fllow me
爱清戒指

爱用创客奖

智能垂直农场
Hanger for family
自行车助力器

翰创创客奖

动图+光绘
是奶奶女性健康管理
航天梦

世达创客奖

交互式产品全息投影
快速制冷系统
Baby translator

颁奖仪式成为创客狂欢的舞台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和弥漫空中的尖叫声,获得一等大奖的蘑菇云和DFRobot团队,从他们的座位上跳了起来。没有任何形容词,能够描述他们当时的心情。狂喜,尖叫成为了创客大赛颁奖仪式上独特的一幕。仪式演绎成了狂欢,这或许是创客们用他们独特的方式,来释放48小时努力后,仍然没有褪去的激情。

一位名为“齐天大圣”的资深创客表示,“创客大赛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像是一群老朋友们的聚会,创客的圈子很小。通常情况下,创客们希望‘宅’在自己的工作室制作各种奇妙的创意,而创客大赛使得老朋友能够聚首,并且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社会问题成为诸多构想的源头

技术只是路径,生活才是源头。优秀的团队往往会将人的问题置于技术之先。通过他们独特的技术语言诠释着他们眼中的社会问题。不同于社会理论家,解决而非解释,是他们面对社会问题最重要的应变方式。

很多创客们将目光投向老龄化问题和儿童教育问题。他们希望从技术的层面开始,用实际但不那么激进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改变老人、儿童和是创客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水上追踪器、康复日历、航天梦、盲文字典等等。弱势群体的生活困境,成为了创客们施展拳脚的舞台。

如何解决贫困问题,同样也是创意的出发点。年仅13岁的Alex表示,“希望用他的‘重力发电机’来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解决基本的能源问题。无须巨大的资金投入,建设太阳能发电装置,重力发电机可以用极其低廉的价格销售给需要他们的人。甚至这让政府的救助成为可能。”这样的理想,让更多人能够享受技术带来的福音。

用技术改进工具成为永恒主题

技术与人产生关系。但不可无视他的工具性。人类文明一路走来都伴随着工具的进步。新的工具也成为了历届创客大赛的重头戏。全息交互式投影技术、Q-wash单量化极速衣物清洁机、高精度自动导航无人机、体感四轴,都想改变现有的工具的运作方式。单量化极速衣物清洁机采用高压蒸汽设计,在几分钟内用高压蒸汽洗涤衣物,并完成烘干工作,大大缩短洗衣的时间成本。高精度自动导航无人机,则希望通过对成像技术的改进来实现对普通环境的3D建模。体感四轴则试图通过水平仪和角度传感器的组合改变原有的四轴飞行器的控制设备。工具的改变是创客们完成他们梦想的重要途径。

最后,所有参赛选手在FABLAB门前的愤怒小鸟广场上拍照留念,大家期待明年的赛事再相遇。

发表评论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