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募集令 | 新的一年,我们与你相遇~2020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少年创客大赛招募志愿者啦~

听说,去年的比赛十分精彩!
错过了去年
可不能错过今年啦~

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少年创客大赛
又要开始招募志愿者了
各路英雄,速速报名哦 !

大赛介绍

海峡两岸青少年创客大赛是面向两岸青少年的赛事,本次大赛将分别设置成年人组(含高中,最大年龄不高于45岁),青少年组(初中、小学,最小年龄不低于9岁)2个级别。海峡两岸青少年创客大赛致力于推动传统手工艺与数制制造、大数据与物联网、可视世界与虚拟空间、生物合成与艺术等多领域、多维度的跨界融合。始终关注中华文化、教育、环境、健康、城市未来等可持续发展领域。大赛鼓励青少年发散思维,增强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结合创新设计理念和前沿科技,创造具有社会和产业价值的产品。在创客比赛的基础上,本次大赛将融入更多实战活动,例如工作坊等,推动两岸青少年在创新和高科技领域的深度协同,营建一个适合长期合作的众创空间环境与生态系统,进而逐步拓展加强两岸从青少年层面上文化的交流沟通,继续推进创客创新、创业的联动和机制的叠加。

又是一年,我们与你相约!

——2020年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少年创客大赛强势来袭

时间安排

3-7月网络报名、宣讲、分赛(2020年3月-7月)
6-7月:地区分赛(上海、北京、深圳、苏州、台北、台中、花莲、台南)
7-8月赛前培训(2020年8月初)线上/线下形式

8月下旬:创客马拉松总决赛(2020年8月21日-8月24日)

志愿者条件

自愿参加2020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少年创客大赛的志愿服务活动,服从组委会的调动安排,在工作期间尽职尽责

●珍惜和维护组委会的声誉

●年龄在18——35周岁

●具有志愿者精神,责任感,团队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执行能力

●有参与大型活动的相关经历和相关特长(组织、文案、设计、摄影摄像、外宾接待、开源硬件Arduino、外语专长者优先等)将优先考虑。

岗位及要求

活动统筹

负责统筹管理各个小组的工作进度;
有大型活动前期统筹经历,能配合协调进行活动执行的各个环节

文案撰写排版 

负责赛事相关信息内容的编辑及排版;
有编辑/文案或新媒体相关工作经验优先考虑

视觉设计 

负责宣传海报、环保袋等周边产品设计以及大赛场地的合理规划;
精通Photoshop、Indesign、IIIustrator、AutoCAD等软件,能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注册签到

负责参赛选手及家长老师的赛事问题解答,并进行组织签到入场;
有相关大型活动注册经验,且热情大方有责任心

后勤保障 

负责应对现场突发状况及其他区域志愿者补充

物料管理

协助管理大赛物资;机电专业背景外语良好者优先考虑

视频策划剪辑 

负责大赛回顾视频的策划及剪辑;
有视频剪辑和制作经验,具备统筹管理能力,富有责任心和团队精神

活动策划 

负责参访、开闭幕等相关活动的策划;
有活动策划的相关经历,富有责任心

摄影 

负责大赛现场拍摄,包括参赛选手及志愿者工作场景;
有一定拍摄经验(有赛事拍摄经验者优先),需自带设备

志愿者福利

●大赛期间免费食宿
●免费参与赛事期间相关主题的论坛及工作坊
●赛事志愿者专属定制服装及周边
●美味糕点下午茶
●同济大学Fablab O志愿者证书
●遇见一群创新开放有趣有料的小伙伴
●一次难忘的经历

往届志愿者有话说 !

“八月十号,我第一次走进106教室,映入眼帘的就是铺满一地的电子元件,当时我就知道,我来对地方了。

我在本次大赛中负责与物料有关的相关事宜,那些在角落垒成一座小山的物料让人应接不暇,我用了几天的时间将它们全部记住,我的专业是电气专业,平时需要用到很多材料,但我所认识的大部分电子元件,都是在这次比赛中学习到的,拓展了我的专业知识面,对我的专业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因为是物料组,大到切割机器,小到螺丝钉,所有的东西我们都要仔细清点好数量。16号晚上为了为第二天的48小时创客马拉松做准备,我们一直清点材料到深夜三点半,当时我已经疲惫不堪,只想回到酒店休息,但回头看看我的小伙伴们,他们每个人都在认真清点面前的物料,那些放弃的念头一下子就不见了,这可能就是所谓团队的魅力吧,希望我们能够一直共进退!”

——成吉祥

“今年六月份我刚经历了高考,相当于迈进了人生另一个阶段。大学是一个更开放、有更多机会、也更接近社会的平台,这也代表了未来的我将面对很多机遇和挑战。原来我也曾参加过类似的志愿者活动,但是这种大型赛事的志愿者活动我还是第一次参加,我发现原来一场大赛的举办有那么多繁琐的前期工作需要做,作为一个后勤人员原来会这么辛苦。有时经常会有很多事情都堆积到一起,真的很让人崩溃,但幸运的是,我的身边一直有这么一群小伙伴,他们会安慰我、开导我、帮我一起克服困难,这也是这次活动中令我感到收获最多的地方,很幸运在高考后的第一个假期遇到你们。”

                                                       ——尹晨

“我第一次在同济大学校园漫步、在城隍庙思索、在南京路上奔跑、在东方明珠前合影……
我第一次组装VR眼镜模型、使用3D打印机打印模型、尝试自学电烙铁……
我第一次独自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不害怕是因为有你们接应;
我第一次学习专业外的知识,不迷茫是因为有你们指引;
我第一次做志愿者,不后退是因为你们都在。”

                                   ——宁宏宇

报名方式及安排

扫描以下二维码填写表单
我们将采取滚动录取的方式,
根据工作岗位的需求
会有小助手陆续与大家联系~
此外我们的志愿者服务形式也会依据活动形式的改变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咨询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赛事或志愿者的疑问,
请添加FABO活动小助手的微信
(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学校/单位+志愿者/参赛/商务合作)

这个暑假

我们与你相会

同济教授程一恒在线讲座Fablab O丨5月23日开放夜,一起来寻找疫情过后的崭新动力!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脚步,
在共同见证与奋战过最艰难的时刻后,
你是否好奇当疫情趋于常态化,
我们的社会又将受到怎样的影响?
我们又将做出怎样的改变来应对?
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
让我们跟随程一恒老师,

一起去找到答案吧!

COVID-19 has disrupted our footsteps in a sudden way.
After witnessing and fighting through the toughest time together, 
Are you curious  when COVID -19 becomes more normal ,
How will our society be affected? 
What changes will we make to deal with it?
During the course,
Let’s follow Mr. Cheng Yi-heng.
Let’s find out together!

Date:  18:00-20:00, 23rd May Sat. 2020

日期:2020年5月23日 星期六 18:00-20:00

Place:ZOOM Online broadcasting

地点:ZOOM网络直播

Language:English/Chinese

语言:英文/中文

Theme:Enlightenment to Un-Limiting

主题:翻转极限 觉醒共生

Content:This workshop is meant for guiding participants to find the solutions, and select the most suitable way for a New Start after COVID -19.

讲座内容:对疫情过后所带来的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引导参与者找出答案, 并选取最适合自己的方式, 在疫情过后能够以崭新的动力,重新出发。

讲座简介

翻转极限 觉醒共生

全球新冠病毒的疫情发展,让整个生产几乎归零, 重新开始。再出发的经济框架还要和之前一样,重复过去的不可持续吗?气候变化对新冠的死亡率有影响吗?资源是有限的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的方式有哪些?什么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能够起什么作用?还有什么其他的方式可以作为新经济和新文明的驱动力?中国在新经济、新文明所扮演的角色还会是世界工厂吗?企业要如何创新?产品要如何创新?商业模式要如何转化升级?

经济结构
气候变化

讲座的目的是引导参与者找出答案,并选取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在疫情过后能够以崭新的动力,重新出发。

循环经济
企业创新

COVID-19 has ceased the production to zero globally, and restart. Would that be the same Economic Framework as it used to be: Unsustainable? Has the Climate Change any impact on the death rate of COVID-19? Do the Resources have a limit? How to improve the Resourc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What is the Circular Economy? What kind of Impact can we expect from Circular Economy? Is there other ways to build up New Economy and New Civilization? Will China still be the World Production Site in New Economy and New Civilization? How can Enterprises innovate? How should the Product be innovated? What kind of Business Model can be transformed?

This workshop is meant for guiding participants to find the solutions, and select the most suitable way for a New Start after COVID -19.

演讲人介绍

程一恒
Cheng Yi- Heng

新加坡国籍,1954年3月8日出生于台湾台北,1974年台北工专化工科毕业,并于该年赴德留学。1979年获德国卡斯鲁尔大学化工系文凭工程师学位,1983年获博士工程师学位。从1984年起至2005年,受聘于巴斯夫(BASF)公司德国总部,曾在新加坡东亚区、香港亚太区、上海中国总公司任职,担任产品、市场和技术服务部总经理,以及亚太区责任关怀高级经理。2005年起转任德国可耐福(Knauf)石膏板公司亚太区首席执行官。

自2007年起,担任昆山量子管理顾问公司及溧阳鸿博新材料技术开发公司合伙人及总经理,为工业界提供管理、产品开发商业化以及工艺优化的解决方案。

自2013年起,受聘担任煤基投资(CBI)管理有限公司营运总监,提供以洁净煤技术为基础的煤基多联产工艺技术。

自2010起是瑞士蓝标(BlueSign)公司顾问、中国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专家、国际生态发展联盟(EDUI)亚洲区副理事长、世界十倍级(Factor 10)俱乐部成员。

于2013年8月成为罗马俱乐部(Club of Rome)的国际会员。

Yi-Heng Cheng, borne on March 08, 1954 in Taipei, Taiwan; Married with 2 daughters; Singaporean Nationality.

Graduated from Taipe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IT), and 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KIT) as Dr.-Ing.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Yi Heng Cheng worked in BASF Group Companies in Ludwigshafen, Singapore, Hong Kong and Shanghai, covering Sales and Marketing, Product Management and EHS. He was last in charge of implementation of Responsible Care Progra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BASF in Asia Pacific, before moved to CEO of Knauf Asia. He was chairman of chemical associations in Singapore (SCIC), Co-chair of Plasticizer Workgroup of Association of International Chemical Manufacturers in Hong Kong (AICM), chairman of Emergency Response Workgroup of Foreign Investors in Caojing Chemical Park.

He is now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of CBI Investment Management Ltd. (HK) on clean coal technology. Besides, he is also a specialist advisor to Chemical Industry Promotion Unit of Chinese National Productivity Center, a member of International Factor 10 Club, Asia Deputy Director of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Development Union (EDUI), and a member of the Club of Rome. He is also a Director of Academy of Applied Consciousness in Taiwan.

He has translated “Nutzen wir die Erde richtig?” from Schmidt-Bleek ( 2009) , “Faktor 5” from Ernst von Weizsaecker (2010), “Blue Economy” from Gunter Pauli (2012), and the to 50th anniversary report to Club of Rome “Come On”  (Dec. 2018). He has been an adjunct professor at College of Design and Innovation, Tongji University  since 2014, and founded “econoVation lab”, and  co-founded “Creative Systemic Research Platform” to implement best practices via symbiotic thinking, and conduct social innovation studies on Urbanization and Resilience. In July 2019, he has founded “0 Carb 2050 Platform” under Shanghai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Design and Innovation to conduct studies and implementation projects on CO2 Re-Sourcing.

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小助手报名
提前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