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O万圣节活动回顾 | 本周末Maker Faire创客嘉年华狂欢继续!

大家是否沉浸在上周万圣节的狂欢没有脱离?🎃不止是Trick or Treat,FABO的万圣节应该也有一些孩子乐在其中!他们坐上这班开往霍格沃滋的列车,来到FABO魔法学校接受了各项学习,现在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他们的“魔幻”之旅吧!

古灵阁金币银行

在FABO魔法学院只有一种流通的货币,只有在古灵阁才可以兑换,凭入学的门票通知,每人换取20枚金币进入游戏环节。

学的门票通知,每人换取20枚金币进入游戏环节。

语音分院帽

进入魔法世界的第二步,你要进入属于你的学院学习,坐上分院椅、戴上分院帽,只有它能掌控你到底属于格莱芬多、斯莱特林、莱文克劳还是赫奇帕奇学院!

分完院的你还需要在隔壁的拍照区留下你的痕迹😜,毕竟大名鼎鼎的Jeff Ding正在物色他的下一个接班人。

对角巷街区(发光名牌、服饰模块、丝网印刷)

虽然你已经知道了你是哪个学院,但并不代表你可以直接去魔法学校上课,配齐装备才可以获得通行证,对角巷街区就是你采购装备的宝地,在这里你可以自由选择你想要的装备。

FABO魔法学院

制定完装备的你便迈入魔法学院的学习,在这里,你可以跟”西弗勒斯·李”学习如何制作“发光史莱姆”,跟“奇洛·胡”学习魔法手杖的制作,还可以体验一把巧克力蛙的制作。

也许你还没有尽兴,本周FABO携手Maker Faire打造的创客嘉年华你一定不容错过!

制汇嘉年华自2006年创于旧金山,足迹遍布全世界,有超过200家中心,现进入上海!本次活动适合亲自亲子参加,聚集了不同行业科技发烧友,教育俱乐部,艺术家,公办、国际学校和商业参展商。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2020年末最重要的一场年度盛会Maker Faire精彩回顾 | FABO团队倾情奉献!

Maker Faire自2006年自从旧金山横空出世就受到创客们的追捧,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在东京,罗马,深圳,台北,首尔,巴黎,柏林,巴塞罗那等城市有超过200家中心。 2020年,这个疫情横行非同寻常的一年,同济大学设创学院和FABO|“数制”工坊仍然排除万难,在11月让Maker Faire首次落地中国上海!

Maker Faire是创新者们朝圣交流的圣地——科技发烧友,工匠,工程师,科学俱乐部,作家,艺术家,教育工作者,业余爱好者,大学生等都集聚一堂。同时也是一场国际友人、亲子共游的盛典。在这里,一个小小的创意都可能是世界前沿的创新浪潮之一。

在创新者(创客/DIY爱好者/STEAM教育)的推动下,今年的Maker Faire将最新的技术、创意和创新带给了大家。带着好奇心和热情,一起动手创造有意思的新东西,寻找新兴想法和产品来重塑这个世界是Maker Faire的内在基因。

从嘉年华浓郁的科技氛围中,我们感受到当今创客行业的蓬勃发展与创新教育日益增加的重要性。

FABO展位精彩大放送

潘多拉魔盒

FABO作为推动创新教育不断提升的先行者之一,也在嘉年华专门为小朋友们设立了工作坊——城市纸电路。现场展示3D打印,自动绘图机与学生作品等。更有来自同济大学设创学院的机械臂画糖画。

超级机械生物

3年级学生作品:海洋日记

这么多新奇好玩的作品,看得小编眼花缭乱,他们都是如何操作的,小朋友们又能从中学到什么呢?让我们逐一来看看吧。

FABO展位亮眼互动

城市电路互动绘画

城市纸电路互动绘画是一副有关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作品。由丰富多彩的建筑与公园绿化、点亮街道的路灯、风力发电机等组成。画布展现了传统绘画与当代电⼦与电路技术相结合。小朋友们将创作出未来城市的掠影,然后做为小小城市设计师将部件安装到城市的特定位置。通过该工作坊,小朋友们感受到了科技在未来的重量性,也启发了孩子对可持续发展(SDGs)的思考。

创意设计3D打印

3D打印是一种快速成形技术和累积制造技术的结合,FABO的国际导师设计和打印了疫情期间使用的各种抗设用品。也设计了包子戒指这样有趣的作品,从而让学生们运用设计思维做出世界上还未出现的创新作品。未来学家曾预言,未来炙手可热的一个行业是房屋3D打印。 我们还在现场摆放了巧克力3D打印机赚足了眼球,其中注入德国进口的巧克力材料后,能打印出各种形状的巧克力物品,这着实让”巧克力星人“惊喜!

自动绘图机

自动绘图机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和数控技术进行自动绘图的设备, FABO的国际导师设计和研发的课程能让青少年深入浅出的学习如何让机器进行创意绘图。近年来自动数控绘图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航空、造船、汽车、电子和建筑工业等部门以及许多科学领域中。

机械臂画糖画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机器臂实验室自主研发的糖画机器人,不仅具有传统二维糖画表演,也可以通过声音与观众互动,产生独一无二定制的图案。该项目希望新的技术并融入声音交互等形式来致敬中国的传统老手工艺糖画,并基于机器臂探索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应用场景与实验性尝试。

其他精彩瞬间

自从波士顿动力公司Boston Dynamics研发出了Big Dog四脚运输机器人,那复杂的运动能力和防摔倒的功能令人惊艳,但MAKER FAIRE让我们发现尖端技术已离我们不远,这款机器狗已和波士顿动力的Big Dog不相上下,可受的女孩学着机器狗在地上踱步,仿佛看到在不久的未来宠物机器狗已与人类和谐共处。上海协和国际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现场演示了如何用自行车动力来切碎废弃塑料,并用注塑机制造能旋转的陀螺。旨在让小朋友们动手实践,一起采取行动来减少塑料污染。这也符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理念,让我们一起将保护环境,爱护地球,减少污染,循环利用等意识充份传播给身边周围的人,通过科学知识和创新来践行可持续发展目标。 FABO|“数制”工坊以有趣的形式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通过人与机器的互动,让小朋友们与未来科技联系起来,培养了孩子们对于创新的兴趣,也在他们的心中早早的埋下了一颗创造的种子。 而这一切的一切,也都离不开FABO团队成员在这次活动中的创意和努力,他们为这次嘉年华做了充足的准备,在嘉年华的过程中耐心劳动,是他们的默默付出促成了这年度盛会MAKER FAIRE的圆满成功!

博鳌文创周FABO创始人丁峻峰教授演讲实录 | AI时代的未来设计教育构想

ABOUT

博鳌文创院是由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SMART度假产业智慧平台、海南中远海运博鳌国际会务有限公司联合20余家涵盖文旅、文创、乡创、科技、艺术、设计等领域的行业品牌共同发起的一家非营利性机构。旨在为文化产业项目升级、产学研、投融资、招商运营和人才培训提供国际化专业一站式服务与赋能。

2020年博鳌文创周共有3000人参与的文创跨界盛宴,这里汇聚的都是最优秀的人才。全程共有20余场主题平行论坛,带来行业最前端话题分享200位行业领军人物,面对面与你探讨成功经验。博鳌文创周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聚集文旅、文创、乡创三大版块顶尖资源,串起行业新链条。 这是 一个智慧交流的场景权威专家带来资深行业经验分享,紧跟时事探讨前沿话题。

演讲部分

<一. 从0到1的过程:背后是无限的探索与可能>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0到1的改变,就好比十年前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同今日所取成就作比较,这背后是创新创业精神在做支撑。而今天我们的点就浓缩在一个很小的点上,就是MIT FAB LAB实验室。

从横向的角度来说,我们做了很多尝试。譬如在上海开展很多社群营建的活动,不同知识文化背景的人都会在基于AI的平台上进行分享,也因此会有很多新的技术和创新理念在其中。我们是一个半开放性的空间,虽因为疫情有些开放性活动出现了滞后,但我们通过技术的方式把我们的实践活动做了很多的拓展。

通过技术,我们做了很多关于社会社交方面的事情,包括中美创客大赛、海峡两岸创客大赛。虽然现在海峡两岸关系现在比较紧张,但是我们还是希望通过科学技术把年轻人连接在一起,所以我们每年都做这样一个大赛。今年我们通过线上的方式拓展了各地的分赛,反倒比去年做得还要猛烈。这个是跟中国教育学会也在做很多的探讨,就是大学的一些资源和研究怎么再往下走,目前而言,从小学一直到初中的12年教育系统(k12)在中国需求还是非常大的。

<二、实践教育的转变:用未来的思维去教现在的学生>

如何用未来的思维去教现在的学生?现在是第四次工业革命阶段,云计算、大数据、5G正在改变现在的教育模式。第一代工业革命就是不断重复,美国在80年代就提出要做STEM教育,做一个横向的综合实践,但实践中会发现其实中间存在很多鸿沟。最开始提出是STEM,但是在逐步演化的过程又发觉当中A和人文非常重要,罗德岛设计学院就慢慢把艺术加入进去,叫做STEAM教育。

中国的教育中缺乏A,并且除此之外STEAM最缺的就是顶层的横向贯通,这件事就是我们在做着力打造的。我们全球的课程线上线下结合,有双视系统和评价标准。当然我们另外一门学科是生物课程,尤其是我们现在新冠推动之下,一种更加开源的合成生物课程系统非常受到大家的关注。

在这X和P两个课程基础之上,我们在国内独立演变出在国内推进的课程系统。当然除了基础的内容之外,我们有非常多的模块,包括以人工智能推进Fablab O,我们有线下课程。我们在上海建立了一个非常完整的Fablab O实验室,我们现在很多国际学校硬件不缺,但是缺的就是系统,所以我们抓住这样的痛点,慢慢把这个系统植入进去。除了数制制造的课程以外,我们把很多虚拟现实、生物制造这样的课程植入进去。

<三 . 新时代下:教育场景的转换与更迭>

由高中做到k12,顺着系统往下走你会发现创造力越爆棚,所以我们在K12的学校里就把不同形态的空间和课程内容结合起来,我们现在慢慢又打磨出一套以集装箱为模型的一个相对标准的实验室。譬如在上海包玉刚学校,我们跟他们一直在合作创新课程。我们上海周边也在持续拓展,公立的、私立的、民办的、国际的我们都在拓展。

如何将课程理念和商业模型结合?我们应慢慢地把课程更加符合家长的需求,给家长更多的引领,因为现在的家长还需要我们的引领,暑期的夏令营和冬季的冬令营,大家都非常踊跃。

<四 . 理念观点的创新:实践教育的发展仍在路上>

图片来源:博鳌文创院

我们的理念就是把设计、艺术、科技技术结合在一起,通过PBL的模式做一个非常直接的结合和理解。

当然在大学层级,我们也在全球领域每年都会推进非常多的课程系统,不仅是大学生,我们还会对社会上很多实践领域的创新需求做对接,包括跟欧莱雅、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做一些项目对接。我们空间虽然非常小,但是受到了很多的关注和报道。

去年还是值得我讲一下,我们获得了一个联合国的奖,这个奖是鼓励大学跟K12教育伙伴的合作关系,我们是在中国唯一获得创新奖的单位。我们在同济的平台上也在做更多往下的链接,这是北京一零一中学的同济实验班,希望把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更多、更快地接入到高中的培训当中。

这是我们未来的拓展,现在还是聚焦在长三角,当然也在慢慢地往外拓展,通过顶层构架把具体的内容可以更快、更大面积地拓出去,在长三角是容易做的,但是在内地怎么样,尤其是些中西部地区,有些贫困的地区如何去涉及。所以我们大力推“双师”课堂,把老师拉到同济培训,通过视频系统两地地去上课。

如何去引领打造一个生态系统,这个可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共同期待!谢谢!

论坛部分

谈及AI时代的未来教育,很多情况下不能仅局限于某个领域和层次,我们都需要做出突破和改变。也许就个人发展而言由纵向向横向的转变需要时间,但主动寻求创新背后,我们会收获更多的成长与喜悦。

一、AI技术同人类的博弈:取代or共存?

我们现在的所谓AI时代来临已经在颠覆各个行业了,包括我们的建筑学的这个领域可能也在被颠覆,可能有一点耸人听闻,但是确实在发生,而且在未来的五年十年这样的变化可能越来越快,因为科技变化指数级的,人的感官是倍数级的,所以人可能永远追不上技术的变革。

我们现在已经有自动驾驶、巡航等等,包括哈佛的一些同学已经将算法应用于建筑设计领域,过去我们在学校中已经学这个算法和建筑形态之间的关系。从前我们画图可能需要很多设计师去操作电脑画具体设计图稿,但现在一个逻辑算法给予电脑就可以算出来,这个就是人工智能同人的本质区别。如今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电脑功能愈发健全,也更加强大,算法运用人工智能场景越来越变得可触。

所以,我们设计行业在未来很有可能也会被取代,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迹象表明:淘宝上面有几块钱可以让设计很多的LOGO,你给出具体关键字后台就可以设计出来。平面设计也是如此,在计算机算法之下,一千平米的空间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计算出可以设计多少个房间。

二、由被动到主动:未来教育的创新与颠覆

未来的教育我们到底始向何方,目前很多职业都在被人工智能不断追赶和颠覆,但改变这一局面背后的关键是创新和思维的改变。譬如,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花了十年的时间渐渐完成了从0到1的跨越,很多学科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在国际国内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背后是创业精神在支撑我们不断向前发展的。

学院的发展需要创新,每一位学生个人的成长发展亦是如此。但目前,我们在招收研究生时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在问同学们未来四六年之后职业规划及方向时,他们无法给出具体的答复。

这时候我们会想:教育的最终目的究竟是什么?我们焦虑来源于同学们对于自己未来的不确定,对于主动学习的怯懦,还有创意的毁灭。这些都是需要花很多时间重新洗脑,等到三四年或者六年毕业之后他们是否会转变自身理念,这是一个未知。

三、前瞻性的突破与改变

万物皆在变化之中。我们希望将这个创意提早带到高中,设计与创意学院除了A技术的部分以外还有顶层引领就是横跨,即人工智能时代下对于未来教育发展的期望,我们目前所能提供的是赋能给孩子们更多的对于未来不可变的这种能力的培育。

我们这样的理念是通过MIT的系统结合,将全人类的一些发展愿景给予到从大学一直往下走,直至小学一年级整个系统的打造。

当然,这个技术需同MIT技术再加上同济大学本身很多部分进行结合,类似于PBL模式。现今,项目式学习以及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已经同以传统应试为目标的人才培育方式大相径庭。所以,我们目前所做到的是在新理念支撑下,在上海以及全国各地进行实践并取得了一些不可能的成就,这是颠覆我们过去固有的观点和想象。

有一个案例是在同济黄埔设计创意高中,这所公立学校可以从公办学校系统中可以拿出30到40天时间,每天跟着我们的模式进行玩耍,也就是所谓的玩中学、做中学。

很多家长感到不解,但是我们学生们的未来是可以挑战我们现有的体制,即每天闷头学习为了考试复习的系统。通过这些学生们眼睛里闪亮的创意目光和对于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于我们的社会关注,我们希望这样的未来教育模式可以落地生花,从B端的学校慢慢延伸到C端的商业模式慢慢得到推广,让这个事情更可加持续并充满无限可能。

风靡全球的PBL原来是这样带领学生走向成功的!STEAM全球论坛教育行业嘉宾分享全记录

由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同济大学,由FABO|“数制”工坊举办的全球STEAM教育论坛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举办,主题为“从STEM到STEAM,以‘A’引领科创教育的构架及机制设计”国际峰会系列活动,同时也是环同济设计周的压轴活动。

本次峰会深入展开STEAM教育的构架建构及机制发展的讨论。发掘以“A”为引领,将艺术、设计、人文与科学 / Science、 技术/ 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数学/ Mathematics的完美结合,以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项目式学习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为基础建构STEAM的顶层框架和思维逻辑创新,探讨STEAM教育的新途径。同时就师资建设,平台建设,国际趋势和本土化,标准化及个性化,城乡差异等重点问题作深层次探讨。

论坛演讲者介绍

姓名 Name:Suzie Boss

头衔:美国PBLworks委员会成员,作家,教育顾问,PBL倡导者。

Title:Suzie Boss is the member of the American PBLworks committee, a writer, an educational consultant and PBL advocate.

国籍:美国

Nationality:American

简介:Suzie是PBLWorks资深的全国专家委员会成员,同时也是PBL国际教员,拥有20多年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PBL)的实践经验,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创新实践网站Edutopia 和斯坦福大学社会创新评论的长期撰稿人,并著有10本PBL领域的教学实践书籍。Project Based Teahching,是她最近出版的一本PBL书籍,由她和PBLWorks主编John Larmer合著,面向PBL实践者,针对项目实践过程中常见的挑战,提出了非常多实操建议和最佳实践案例。她作为PBL国际教员,不仅在美国,更前往印度、欧洲、墨西哥、韩国和南美,为当地的教师赋能,带领他们用项目式学习在课堂里开展深度学习。

Short Bio:Suzie Boss is a writer and educational consultant from Portland, Oregon, who focuses on the power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improve lives and transform communities. A regular contributor to Edutopia and a member of the 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National Faculty, she has worked with teachers and school leaders on nearly every continent.

Suzie is the author of 10 books for educators, most recently Project Based Teaching: How to Create Rigorous and Engaging Learning Experiences (coauthored with John Larmer of the Buck Institute) and Reinventing Project-Based Learning, 3rd Ed.

演讲介绍

演讲题目:PBL成功策略

Speech Title:PBL Success Strategies

PBL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如今,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师来到美国学习和借鉴PBL方法,并把它带回到自己学校和社区中。为什么PBL会风靡全球,我们应该如何利用好这种学习方法?

哪些人在使用PBL

“在实践中学习”的理念很早就已经产生了,不过让学生亲自参与并且高效地完成一个项目,目前还算是一个新概念。通过PBL,我们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使用甚至是创造一门技术,结合科技,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在美国,一开始只有个别老师会把PBL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而现在PBL普及的范围越来越广。目前中国的PBL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未来可期。

我们鼓励学校将日常教学与PBL相结合,在每个学期和学年不断地推出各种项目。

为什么要选择PBL

选择PBL,就等同于选择了全新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以下是选择PBL的几个关键原因:

(1)学生参与度更高。

通过了解项目的意义,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意义。学生不仅能学到学术性的知识,还能拓展一些其它的技能比如创造性思维、辩证思维、合作和解决问题。

(2)为进入大学/工作/生活做好准备。

成为社群中的活跃分子,拥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抓住机遇。

(3)培养深度学习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学生能够真正的理解和运用知识,把知识灵活应用到不同的场景中。

(4)与社群联系更紧密。

学生能够有更多在社群内进行交流的机会。

(5)教师满意度更高。

教师们往往会在成为PBL教师的过程中受益匪浅。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我价值,和学生更亲密,这一点也有利于解决各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些学校在进行教学方式改革的时候会遇到如何把STEM、创客空间等内容结合到日常教学中,怎样让学生从中受益的问题。PBL为这种结合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几年前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设计出效果最好的PBL教学?因为我们看到PBL的教学结果各异,因此想要引导教师找到最高质量的教学方式。经过多方面的调查和沟通,我们出台了这样一个PBL黄金标准:

位于最中心的是学习目标。也就是说,教师最应该关注的是在学习项目结束后,学生应当学到什么、掌握哪些技能。除了知识点以外,还要培养出合作、辩证思维等良好素养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整个学习的过程,通过提问、课前活动等多种方式,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参与感。随着学习的不断推进,学生会提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不断深入探究。

这个框架里涉及的内容还包括: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一定的真实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进行决策,所以这里也提到了评比和选择;学生会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反思自己的学习,最后也会进行回顾、评判和修订。伟大的尝试和构想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需要不断地进行点评和修改。

这就是PBL教学的整体过程,里面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这一整个过程下来,学生探究学习了新知识,并通过所学的知识来进行创造,他们最终合作产出的作品展示了学习的成果。这选择PBL教学的原因,也是解决方案。

PBL学习中的策略

策略1:避免“甜点项目”

“甜点项目”的本质是学生跟随教师的引导以传统的方式学习。虽然最后同样能够产出一个比如透视模型之类的作品,但主要还是由教师驱动的。PBL的宗旨在于全程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决策,而不是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做出一模一样的立体模型。

以建造动物栖息地为例,我们希望学生学习生态系统和栖息地的相关知识,构造出他们心目中的栖息地原型,去思考怎样对栖息地里的动物是有益的,如何吸引游客。让学生们像设计师一样努力思考,向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展示他们制作的原型,一旦有了听众,他们就会去思考要怎样进行表达。

所以在项目中,我们要给学生表达自己的机会,避免“甜点项目”,开展PBL的深入探究。

策略2:聚焦在有意义的内容上

比如在教数学的时候,如果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教师可能会想增加一些学习的趣味,让学生去搜集有名的数学家。但这并没有让学生真正涉及数学问题。

比较一下,如果在微积分课中,让学生们根据自己设定的财务目标去采访客户,他们必须像财务规划师一样,根据从客户那里得到的数据和预算资料思考和制定财务计划。他们手上的是真实的家庭预算信息和真实的财务目标,所以就得认真考虑要怎样综合各方因素在不同的时间段根据需求进行各种各样的财务规划,还要以一种客户能够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个时候,他们就真的是在做数学家的工作。这时他们已经深入了数学的世界,为客户解决真实的问题。

策略3: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对于许多教师来说,这是最大的难题。他们已经习惯了站在教室前的三尺讲台上进行教学。而在PBL过程中,教师是要和学生一同学习的,同时需要通过一些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有人会问:我们的学生不爱问问题,他们只是等着老师抛出问题,那要怎样进行PBL学习呢?这就在于要怎样让学生学会主动提问,如何去分析和设计这些提问。在多次PBL学习后,学生们就能逐渐把控自己学习的节奏了,这会让他们在今后的人生中受益良多。走出课堂以后,学生们也能够融会贯通,学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抓住眼前的机遇。

策略4:关注学科内容+成功素养

除了学科知识以外,我们还需要在PBL学习中教学生如何合作、如何组建团队、合理地提出质疑等,以及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这都是一些从前的教学中可能不太关注到,但十分重要的素养。

在PBL中,教师应该做些什么?

PBL融合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如果教师能做到以下几点,就能把PBL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1)对所有学生高要求

(2)紧密的师生关系

(3)高频有效的反馈和修改

(4)精心教授学习技巧

看完全球PBL项目式学习顶级教育专家的介绍,是否对PBL有了一定的了解呢?目前的中小学设有PBL方法的并不多,如何能让孩子领先一步,提前对接未来的主流学习方法呢?如何解锁充满未知和挑战的AI科技时代?这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

怕疫情反复? 了解病毒,积极应对 | 翻转极限,觉醒共生 同济大学程一恒教授FABO开放夜讲座(下)

程一恒 Yi-Heng Cheng

■ 同济大学设计与创意学院兼职教授

■ 罗马俱乐部国际会员

前言

疫情起伏,如何应对?程一恒教授做客FABO名师STEAM教育开放夜,由于讲座篇幅较长则分两期发布,本次第二期分享内容可谓是“干货满满”,大家一定要追随小编的节奏,继续看下去哦!保证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呦!

主要内容

一、新冠状病毒的发展

1. 病毒也交流信息,集体意识软弱,病毒扩散更快,此时阻隔最有效;

2. 集体意识强大,阻断病毒信息,病毒逐渐衰亡,或者转化与宿主共舞;

3. 集体意识(文化)单一的地区,依赖的是纪律、信任;

4. 民主地区,譬如英国等国家他们倡导既要平等,又要自由;所以后来“群体免疫”、“领袖榜样”成了他们的治理手段;

病毒还会再来,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

二、面对生态灾难——罗马俱乐部的成立

1962年雷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环保主义的起源者,德国“环保意识”逐渐觉醒,所

1968年罗马俱乐部的成立;

1972年给罗马俱乐部的报告“增长的极限”;背后的问题:供需之间的矛盾,自然资源近些年来正在逐渐减少,但是人口数量到2500年将会走到极限。(数据化的分析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数年来这个增长曲线的图示,在过去50年里,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1980年德国的“有毒有害物质法”;

管道末端治理(先生产后治理):

1.废水:COD、SS、有机物、金属和污泥

2.废气:SOx、NOx、VOC、超细粉尘和臭味

3.固体废弃物:焚烧、填埋、和灰分及土地占用

4.责任关怀报告:能源消耗、水耗、排放物目录

5.危险化学品运输、储存、使用、MSDS

6.企业社会责任:告知义务

预防原则:

1.以安全为主导;设计安全、工艺安全、HAZOP Study、开工前安全审计、生产安全审计以工艺优化为主导:提高资源效率;

2.环境/生态评估;

3.危险化学品的身份证,REACH:

4.企业社会责任:社会形象,提取利润支持慈善和公益活动。

80年代的化工行业的“责任关怀”

80年代的化工行业的“责任关怀”;作为化学品的供应商,化学用品的毒性原理应该让使用者所清楚明白,这是基本的责任底线。化学品生产并不是化工产业发展的唯一手段,人们将致力于去寻找它们的替代品

90年代的社会责任

千禧年的可持续发展;面对生态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的情况

环保/化学物质/社会责任/生态/新兴文明

生态容量vs.生态足迹

地球的生态极限已经逼近,但我们仅有一个地球。如何去谋求可持续发展?

三、什么是可持续性?

在我们这一代发展的同时,

要考虑到不剥夺下一代和下下代发展的权利;

让这个地球在我们的手上能够充分

消化我们的排放,

同时还留有足够的资源,

供我们的后代继续发展。

要达到这个目的,

发达国家必须减少资源用量10倍,

或者提高资源生产力10倍。

四、生态创新

1. 从摇篮到摇篮的产品链:零排放;

2. 仿生态串联利用的商业模式:蓝色经济、一体化;

3. 大数据;

4.系统总效应大于个别技术改进,以生态、社会、政策的组合为目标

5. 社会企业:以社会创新、社会效益为目标的企业模仿就会重蹈覆辙

后发优势的危机(图表针对于二氧化碳)

疫情之后应该朝哪些方向发展自己的产品?

五、气候变化

人类有历史以来的5000多年里,二氧化碳的浓度在180-220ppm,从1950年到现在70年里二氧化碳的浓度从250ppm上升到了412ppm(11.2019),413ppm(03。2020)。近年来,各国家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气候变化正在成为一些会将人类生存现状陷入危机的气候灾难的导火索,需要引起我们共同的重视。

气候变化
面对气候灾难

碳排放状况

全球源自化石能源的排放量2017年为370亿吨:中国108亿吨;美国57亿吨;俄罗斯17亿吨;日本13亿吨。(中国成为第一排放国)新加坡:21Mio吨(52.2TWh,以GEF=0.4192kgCO2/kWh计算)

2018年中国的碳排放量108亿吨:燃煤火力发电60亿吨;石油业15亿吨;水泥业9亿吨;钢铁业5亿吨;天然气业5亿吨;五大行业超过80%。

中国减碳的努力

相对于改革开放,2001年进入世贸才是碳排放快速成长的主因;2006、2014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是关厂子、提效的减排努力,2017年后出现回弹效应。

零碳排2050中国策略

达峰值120亿吨(2020年)

以五大产业为主:减排、源头代替、二氧化碳资源化

2021-2030年减排50%;70亿吨

2031-2040年减排30%;30亿吨

2041-2050年减排20%;20亿吨

六、罗马俱乐部的聚焦(附图)

未来掌握在年轻人的手里,如何将可持续发展、创新生态化发展继续下去,是我们每一代人都要去思考的。除了气候灾难,此外,经济框架和融资方式要改变、新的文明方式将要出现。

七、新冠肺炎与NOx

新冠肺炎在人体的发病机制从上呼吸道,肺部,进入血液系统;攻击肾,肝,最后严重破坏肺;病患如果原本肾、肝、肺的功能就存在问题,将难逃一死;NOx对于肺部的破坏反果为因。

八、新常态——新冠肺炎之后

1.新兴文明

①新经济框架:循环经济、蓝色经济、甜甜圈经济(再生经济、分配经济)、共享经济、生态经济;

②二元论的觉醒;

③复杂系统的动态平衡;

④绿色新政

2.中国的生态文明

①夏商周的共主治理

②秦始皇的中央集权、统一专制

③儒释道合一、心性合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

④明清的考察、实用到共产唯物;

⑤心物合一、幸福小康;(二元论的觉醒)

八、创新:资源高效化

无论是在哪个领域,其都具有现实意义

1.颠覆和奇点

2.风险管理及人工智能

①预警(非传统AI:应用正念和伦理);

②解决方案(AI:应用涌现现象作为复杂系统动态平衡的因子);

③个人、社区、社会的应变力、修复力、韧性(非传统AI:个人和集体适应、接受和进化的过程);

案例:(次序排列)

垃圾分类及处理(应变力以及修复力),转基因作物,氢的生产、储存、运输、加氢站;新冠状病毒的防疫(个体和集体疗愈的过程)

总结

面对不确定的未来,基础教育究竟要到哪种程度?FABO在不同年龄段均设置了相关的课程,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动性,这一点是在原有的基础教育上有一定的突破和创新的。中国未来的素质教育不是填鸭式的教学,死记硬背是不可取的。孩子们学会在动手中主动去收获知识,发现自身错误,拥有自身的判断能力,这是十分重要的。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但是仅是从课本中学是远远不够。孩子们要从课本中走出,在实践中获得独立判断和思考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扩展自身的知识面,做到知行合一。

譬如从COVID-19背后牵扯与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这一系列的关联性等等,这都是长期去动手、去涉猎新的领域而长期积累下的知识链条和思维结构。善于运用自身发散性的思维去看待事物发展,以独创性的思维去发表自身的观点看法,这一点对于当今的孩子是十分重要的。综上,FABO的系列教育课程,无论是对于小学生、中学生亦或是大学生,都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其自身价值所在的,值得每位家长去思考和借鉴。

FABO的应对

面对如此复杂的疫情,FABO 数制工坊将在近期的盛会MAKER FAIRE上推出应对新冠疫情的3D打印小物件,是双11也无法用钱能买到的,欢迎各位来FABO展位,并有机会获得免费的3D打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