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快乐!春季课程招募之际,FABO邀你回顾冬令营精彩瞬间

或许你还没有从假期模式中缓过神来,不着急,今天就跟着小编一起回顾一下春节前夕FABO精彩的冬令营瞬间吧!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每一刻的时光对于他们来说都弥为珍贵。他们在未知世界的不断探索中获取知识,在与同龄人一同成长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在面对棘手问题时学会面对以及独立思考。在此期间,FABO记录了小朋友们的5天的学习旅程,希望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们一段难忘的回忆!

课程1-哈利波特:我的虚拟世界VR/AR

Harry Potter

DAY1 踏上旅途,打开魔法世界

课程的第一天,在破冰环节结束后,老师带领大家对虚拟现实技术(VR)、增强现实技术(AR)及混合现实技术(MR)进行了系统且详细的讲解。

午餐期间,老师带领同学们观看哈利波特电影片段,引入课程主题进入到“我的魔法世界”内容中。

下午的课程中老师抛出问题:“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有魔法,你想将它应用到什么领域?”,让大家发散思维,带领大家用逻辑和辩证主义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进行头脑风暴产出方案,为接下来几天的课程内容进行铺垫和引导。

DAY2 人人都是小魔法师

上午的360VR全景相机操作学习和剧情编写阶段都纷纷贡献出了自己200%的积极性和专注度,积极踊跃的参与讨论和活动,并跟随课程自主完成一系列任务。

下午的剧本操作和拍摄中,孩子们也将他们特有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独特角度和灵活的思维结合到一起,丰富了自身的体验,也锻炼了大家之间的合作协同能力。

DAY3  构建我的世界

大家对用虚拟引擎“我的世界”来进行场景搭建的兴趣度非常高,分镜的基础景别和机位,大家对如何在文字脚本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总体构思将自己设计的故事情节以镜头为单位进行划分。

通过不同的景别、角度、声画形式和镜头关系来进行设计。下午的虚拟引擎搭建学习各位小魔法师们也是非常踊跃的参与到游戏的尝试中,自主搭建自己的世界并进行测试,为明天的课程推荐打好基础。

DAY4 项目产出的“攻坚阶段” 

老师对扫描建模软件Kinect、雕刻建模软件Sculptris和会声会影视频剪辑软件进行介绍和使用学习,同时大家开始进入到项目开发的阶段。在今天的课程中,大家都对新接触的知识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

DAY5  路演仪式

为了下午的路演,学员们一直在认真的完善自己的作品,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汇报成果,小组成员们分工演练PPT,化身小主持人,熟练应对每一part的演讲内容。

为了让在座的家长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我们的小小魔法师给家长们体验了一把VR视觉,好不热乎!

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路演时刻,每个学员“激情澎湃”的介绍着自己设计的城市建筑,老师与家长们也对同学们的思维散发能力所认可,短暂的5天转瞬即逝,但是相信未来的他们会将“城堡”打造的越来越好!

课程2-与哈佛教授学AI

AI FOR KIDS本课程旨在探索孩子AI/人工智能思维的方式培育。 目标是培养、鼓励和挑战孩子本身在人工智能领域 的创意和编程思维。老师们以讲故事、语言表达、神话、模因、游戏或是谜题等简单方法来开启孩子的探索AI的智力。

第一天,大家了解了一下代码语言基础: 一个盒子或者说一个变量是存储东西的地方。

第二和第三天,孩子们了解了随机性和图像处理。

第四天,孩子们学习了粒子涌现: 蚂蚁、蜜蜂、鸟还有鱼都是集体行动的动 物。它们是怎样集体移动、停下、后退或 是转弯的?要是它们有一半想做某件事, 而另一半想做别的事呢?它们要是一起做 奇怪的事情呢?那会是什么样子?

第五天,孩子们学习了反向编码:代码可以编码,代码可以写出能编码的代码…… 排列: 你要是个聪明人,或者超级聪明的人,会怎么玩拼图?你会怎么找出一张拼图所有的组合方法?怎样寻找每样东西内部的联 系?什么是网络?什么是神经网络?共同期待他们的创造力吧!

课程3-互动仿生机器人:非洲生物

Interactive Robot

DAY1  探险非洲草原

互动仿生机器人课程的第一天,在破冰环节结束后老师给大家发布了探险队的任务 去非洲大草原调查不同区域不同动物的外形结构、交互功能、生存环境。

任务发布完成后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机器人大乱斗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大家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不使用常规车轮结构的方式制造出了各种简易的机器人。在这过程中大家对一些基础的机械结构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吃完午饭后老师带领大家去了上海自然博物馆,通过参观博物馆的方式记录调查了自己感兴趣的生物植物,通过完成调查报告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非洲大陆。

DAY2  构造“互动机器人”

互动仿生机器人冬令营课程的第二天,首先我们介绍了激光切割机的构造、原理,以及激光切割的不同工作方式。

然后学习了如何使用2D建模软件inkscape来建模让激光切割机理解并执行。

大家从网上搜索自己喜欢的动物模型剪影使用inkscape导出矢量图然后分别切出了机器人的外形和四肢。下午大家把机器人的身体、腿、电机、控制板全部组装了起来,然后我们学习了通过使用mixly给机器人编程控制机器人的前进后退和行进速度。

DAY3 

互动仿生机器人冬令营课程的第三天,今天的任务是从零设计机器人的头部结构,从网上搜索自己选择的动物的正面图,然后先使用蓝笔工具描摹出头部正面的一半随后复制路径,水平翻转后合并路径得到一个完整的头部正面图。

再用同样的方式画出眼睛和鼻子的平面。在激光切割机把各个部件切割出来后把超声波传感器和头部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完成后我们学习了超声波传感器的作用以及工作原理。在给超声波传感器编程后测试了超声波传感器的功能。

最后了解了舵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工作方式,通过编程的方式大家能够熟练的控制舵机工作。然后大家靠自己摸索出了如何比较完美的把头部、脖子和身体结合在一起。

DAY4

今天我们在已有互动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循迹模块的学习和使用,使机器人能够识别不同灰度,并沿着指定轨道像动物大迁徙一样在非洲地图上运动。影响循迹成功的因素非常多,大家能够不断排查问题,积极调试机器人,非常得棒!

下午我们了解了3D打印的原理和操作流程,学习了tinkerCAD在线三维建模软件,设计了自己的猴面包树,再通过3d打印将想法转化成实物,为非洲地图增加了丰富的场景。

DAY5 

时光总是十分短暂,同学们经过与老师一起5天的学习相处,出色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展示。学习的过程不在于它带给孩子们多少知识的收获,而是这段一起学习的经历带给他们成长道路上的色彩,希望他们带着这份热爱与好奇心一直往前!

课程4-星际日记:一本不可读的书 

Unreadable Book

DAY1 我们都能干的“造纸匠” 

首先是由老师介绍与地球相关的知识点并介绍本课程产生的内容(海洋日记)和课程框架。紧接着引发孩子们思考,试着构思孩子自己的海洋人物和故事,制作一部动画,通过节目讲述故事。

制作“海洋日记”的第一步:造纸;老师通过讲述纸张的历史和造纸的发展,展示再生纸的样品,来指导孩子们如何制作自己的再生纸。这个过程涉及到不同材料的应用,自己设计的图案等等。

DAY2 Get新技能! 

第二天的课程老师首先介绍印刷技术知识和历史(土豆印章)、介绍印刷相关知识(正反面形状,发展历史等),通过雕刻土豆印来加深了解。

紧接着学生画出自己的海洋生物,通过老师讲解TinkerCAD的用法和知识,学生借助TinkerCAD来展示自己的海洋生物。

接下来,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探索激光切割的用途和原理,并利用该工具制作密封件。

最后,学生自己设计《海洋日记》的海报,介绍丝网印刷的过程和知识,并使用塑料切割机制作丝网印刷模板。

DAY3 打磨自己的“海洋日记” 学生通过3D打印创造自己的人物和背景。使用各种技巧完成第一章。今天所用的技能为“3D打印+ TinkerCAD+激光切割”

DAY4 作品最后的完善~ 

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了解到不同深度的海洋特征和生命,并着手制作书的内容,使用“拉绳绳”制作人物模型,为学生的“海洋卫士”设计服装,并通过TinkerCAD和3D打印制作服装

同学们跟随老师的节奏和步伐,了解电路的基本知识,进行电路实验,制作自己的纸质电路。使用纸张电路的知识和相关工具来创建一个发光的封面。

DAY5 最后的精彩展示

课程的最后一天,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和自己的同伴组建了独特的阅读角,并对自己创作的作品进行了个人的小组展示,每一位同学表现得都很出色呀!

课程5-潘多拉魔盒:制作个人电脑

Pandora Computer

01

课程的第一天,老师首先以介绍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作为开端引出主题。紧接着 又讲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 、 计算机发展历史梳理以及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祖师爷 – 图灵的故事。

孩子们在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相关历史后,老师们围绕计算机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流程,引导孩子们动手组装一台计算机原型并动手制作显示屏支架的原型。 

最后通过 TinkerCad,根据显示屏支架来画出原型并使用 Cura 进行切片 ,将最终成果进行 3D 打印。

02

课程的第二天,在回顾昨天所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继续强化昨天课程中提到的设计思维的 5 个步骤:即同理心 -> 定义问题 -> 创意 -> 原型制作 -> 迭代优化,并运用在设计自己的潘多拉盒子的背板上。紧接着,老师们引导同学们如何使用 Inkscape 设计潘多拉盒子的背板并明晰激光切割步骤说明 ,对自身的作品进行激光切割 。最后,通过Terminal(命令终端)的介绍,让同学们了解到基本的人机交互命令。

03

不知不觉,课程进行了近一半啦!我们同学手中的潘多拉盒子也已经完成的差不多啦!今天同学们所需要做到的是完成其他部分的激光切割以及完成潘多拉盒子的装配 。

在完成基本配件的装配后,同学们还需要完成氛围灯带的焊接和安装,为的是让我们的潘多拉盒子更加美观。光会制作还是远远不够滴!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使用盒子并对盒子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引导。

04

今天则是课程的第四天啦!同学们的作品也初有雏形。老师们介绍了树莓派针脚的详细说明以及了解如何使用搜索引擎配合关键字查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并在老师的陪伴下进行阅读。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命令行,完成编译工具的安装以及完成 github 上特定项目代码的下载 。

紧接着就是运用pip 命令安装需要的 python 工具包 ,并运行 Python 程序,控制树莓派的针脚来点亮潘多拉盒子中的灯带,显示不同的效果。通过潘多拉,在 Arduino UNO 板子上写程序 ,将 Python 和 C++相结合,完成 Arduino UNO 板上的一个贪吃蛇游戏。在学习中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小发明,这种感觉简直是太棒啦!

05

对于每个孩子来说,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经历莫过于一段与小伙伴合作共同学习的经历。在这段学习过程中,他们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如何与同伴进行合作以及分享最后成功的喜悦。时光虽短,但成长道路漫长,期待与你们下次相约!

课程6-行星艺术:创造自动绘画机

Planet Art

DAY1 制作专属“电机支架”

课程的第一天,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引下了解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以及行星艺术的背景,下午学习并了机器的基本结构。并试着开始自己的机器安装,同时大家学习了Rhino绘制2D图形并切个自己的电机支架。据说,大家课上安装支架拧螺丝的可起劲啦!看来大家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

DAY2 完成初步模型构造今天上午大家完成了绘图机器的结构拼装,第二节课大家继续学习rhino建模并打印出自己的模型。下午大家开始安装机器的电子部分并烧录程序使机器能被控制,大家一丝不苟的样子看起来真的很棒哦!各位小发明家加油哦!

DAY3

今天同学们完成机器的组装以及测试,早上大家了解并学习如何使用G-Code语言控制机器运行,下午大家学习建模以及3D图形转换为2D图形,通过Inkscape设计软件调整,通过easel软件生成Gcode文件,使机器绘制图形。

经过三天的学习大家已经熟练掌握机器的工作流程,对于机械结构和齿轮⚙️传动的动能转换方式都有了足够的了解,期待同学们明天能出更多拯救行星🪐的优秀作品

DAY4

今天上午大家学习了解了SDG的各个项目,并对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议题进行了讨论和畅想,下午大家就可持续发展进行艺术创作,今天看到了很多很棒很有创意的作品大家继续加油!拯救星球🌍从自身做起!

DAY5

经过同学们五天的学习,最终的成品终于出来啦!有没有为自己所获得的成果而感到自豪!希望各位小朋友能够在接下来的道路上,继续保持这份热爱,继续探索我们的行星艺术,期待下一站与你们相遇!

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在其中,FABO始终践行着让每一位孩子“在玩中学、做中学”中收获快乐的理念,将枯燥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起来,孩子们也更加享受这段学习旅程。感谢各位家长同学们的信赖与支持。2021年,FABO春季班即将起航,我们将带着初心,邀请各位一起,共同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又一波助力升学的大赛来了,机会到底要怎么抓住!?

又一年新春伊始,一波重量级老牌科创比赛再次重磅启动,它是小升初硬通货,是初升高名校杀手锏,它就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海“创客新星”大赛,海峡两岸青少年创客大赛,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但是知道比赛 ≠ 比赛拿奖,比赛选题有什么套路?怎样才能做出评委眼前一亮的作品?怎么跳出狭隘的思维,呈现充满创意的设计?哪些坑绝对不能踩?哪些是评委最爱的闪光点?“快速原型制作”是什么?开题报告如何写出特色?项目路演该如何自信完美的呈现?前路漫漫,你是不是已经怕了?别怕!从零开始!FABO大赛班开启你闯赛拿大奖!

我们能帮你什么?

科创赛事简介

近2年上海市教委基于素质教育改革,针对小升初和中考正式公布了《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综评系统”。基于综评考核的核心能力要求,我们针对性的开设了科创大赛班,提高学生们的硬实力。为方便学员们能全方面的了解目前的趋势,大赛介绍主要分为,参赛要求、赛事等级以及报名时间等,厘清各种繁杂信息,为家长及学生提供更多的可能

设计思维构建

比赛拿奖,项目创新性很重要!通过设计思维方法让你的项目的创新点“秒”赢!设计思维是关于跳出盒子的思考,是在盒子边缘,盒子的角落,盒子条形码下进行思考(思考一切可能性)。用从未使用的视角看问题,尝试换位思考。我们通过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帮助学生去设身处地理解使用者、挑战自己的固有假设、思维定势并重新定义问题,快速构建设计思维。

原型制造

如何将写在纸上的概念和画在纸上的草图变成真实的可以评估的功能性原型呢?利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我们就可以在设计阶段和试验阶段之间进退自如了。

开题报告

一份好的开题报告预示着你的项目将极大程度地让评委老师看见,可是平常连作文都不一定能得高分,该如何写出一份特色的开题报告呢?FABO的学术写作方法值得你借鉴!

路演开题

关于项目最终路演将是怎么样的形式呢?往年我们都是线下的方式,20年采用了全新的线上路演,21年的路演方式我们难以预测,不过无论是什么方式,准备充分肯定没错!学员们会亲身体验带货式的演讲介绍。FABO导师将从肢体动作,声音语调以及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去培训大家的演讲技巧,帮助大家充分发挥演讲的优势

学渔 可钓更多鱼!

不止眼前这次科创大赛,FABO大赛班“授你以渔”,帮你钓更多鱼,2021助你收获满满!

1月~4月

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4月~6月

上海市创客新星大赛

7月~9月

海峡两岸青少年创客大赛

9月~11月

上海市未来工程师大赛

FABO工坊日回顾 | 来自同济校园不为人知的那些秘密!

停留在课本上的知识是乏味的,但是将知识带到日常生活中则会变得生动精彩许多。这不!1月17日,同济大学的精彩探索之旅就给孩子们留下了颇深的印象。听说,他们还发现了一些同济校园里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海底世界的“教科书”——神秘海洋探索馆

第一站同学们来到了同济大学的海洋探索馆,它共占地500平方米,内部多种多样的海底动物以及珍稀动物应有尽有,丝毫不逊色于一般的自然博物馆。

同学们认真地在听讲解员的介绍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同学们看到了丰富神秘的海底世界:“黑烟囱”喷出的海底热液幻影活跃在幽暗深海的大量珍奇生物、还有多姿多彩的有孔虫等海洋微体生物群等深海奇观。神秘的海底景观让人叹为观止,海底最新的科技成果更是让同学们耳目一新。紧接着,在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到了人类探索深海的进程以及深海最新科技与发现,观看《深潜的梦想》、《探访深海》、《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等多部短片,感受到人类探索深海奥秘的持之以恒以及求知精神。最后,同学们还当了一回深潜科学家,模拟在“蛟龙号”抓取深海样品,体验深海遨游的那份神奇……

海洋馆内逼真的3D模型

构建未来“美好生活”——创新一条街

阿斯顿马丁设计工作室

同济nice 2035创新原型街是一条有着全新创意的未来设计的街道。N-ICE2035即 Neighborhood of Innovation,Creativ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towards 2035,意为面向2035年的“创新、创业、创造”三创社区。NICE更意味着“美好生活”。同学们发现街道中间的马路很宽,并且分为了人行道和车行道两条, 这样是为了改进了小区内部空间合理性、舒适性和设计性。街道旁还有阿斯顿马丁的设计工作室,里面放置了许多酷酷的汽车模型,让同学们都好奇不已。

创意孵化室——FABO内部实验室

第三个秘密就是同学们最期待的数字制造体验活动。在老师的介绍下,通过对于马达、正负极、手摇发电原理等的了解和学习,同学们在实验室内借助热熔枪、橡皮泥和海绵胶的使用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电刷小车,造型最优秀的同学们还获得3D打印的小礼品。完成之后,同学们在特制的导电板上进行了赛车比赛,有的使用了手摇发电,有的使用了电池发电。结束活动后的同学们都流连忘返,久久不肯离开。

学习电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