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巨变——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哈佛校友丁峻峰论坛实录:AI时代的未来教育——如何智造万物?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成立于2010年,是美国顶尖高等学府中对中国教育关注度最长,和影响力最大的公益平台。一年一度的论坛旨在连接中美教育工作者及各界领袖精英,共同促进与中国教育相关的讨论。回顾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20年,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拥抱巨变,展望未来教育”。在此次论坛中,FABLAB O|“数制工坊”(FABO)的创始人丁俊峰教授通过主题演讲和访谈,阐述了他对于AI时代的未来教育,STEAM教育的理解。

AI时代的未来教育——如何智造万物?

科技指数级发展的今天,5G与人工智能等不断的颠覆各个学科, 以往的职业不断被淘汰,未来的教育究竟走向何方?

丁教授指出, 21世纪教育的素养更多是横向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本次演讲以fablab实验室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为背景,介绍了FABO的优势资源,教学理念与成功案例。据演讲介绍,FABO聚焦两个优势资源,意图在国内打造优质的STEAM课程,赋能中国创新教育。也针对不同年龄段创办了不同课程,赋予不同的学生。课程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真实情景和驱动型问题的来由,用循环经济作为顶层方法论。

演讲中也介绍了许多FABO教育的成功案例。如同济黄浦设计创意高中以设计思维为导向,项目式学习为教学法;FABO以电影《流浪地球》作为背景设立跨学科PBL项目,展开探索火星夏令营等等。FABO将故事融合在制作过程中,还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未来FABO也会在生态圈做更多事情,包括全国各地老师的师培,发展FABO志愿者支教项目。

丁教授最后总结道:在知识焦虑的时代,我们不应盲目只追求量化和结果导向,而更应该思考未来教育到底能够给孩子们怎么样的人生和意义。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STEAM及创新教育分论坛

本次访谈围绕STEAM教育的平民化大众化,分享触手可及的乐,玩,智,造。STEAM教育更为提倡的是综合多学科的多元教育,这种全新教育模式倡导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完成他们感兴趣的,并且与他们生活相关的项目,在跨学科的模式中激发创造力。

1.什么是steam教育?为什么要实践它?

虽然很多的中国家长都参与到STEAM及创新型教育当中,我们常常会问为什么孩子应该学习编程,学习乐高,学习创客教育?而首先提出这些想法的科学家又是基于怎样的思考?

丁教授:创客空间和传统的教室是非常不一样的,在这里面我们非常鼓励学生的试错,所以从这个观点来讲,我们的学生在我们的空间里面是自我的,因为这个空间属于他们,而不像我们传统的课堂里面老师主导的那样,老师讲完之后他学,学完之后考试。

在创客空间里面,我们赋予学生自己的能量,让他们去探索他们的问题,发现解决方案。所以经常会看到,我们这里非常多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跟成年人在一起,也可以教更小的小朋友,他们在一起就是完全融入一个探索的过程中。

在FABO老师的角色也会不一样。我们这里没有所谓的“老师”,只有教练,伴他们一起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所以我们赋予他们技术的可能,也不断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这里面会有非常多的试错,但是这没关系。我们的现实社会就是这样,没有一个正确答案,没有一次说哪个真的是成功,哪个真的是失败。

在“数制”工坊,他们是真正眼睛发亮的。你会发现他wu 从以前的被动学习到这里非常主动的学习,他们会摸索所有的可能性,他会主动要求你给他讲一个3D建模的知识,主动讲一个人工智能的知识,他们会沉浸式的在这里面学。

“数制”工坊有一个学生Gordan,大家叫他“狗蛋”,他不仅是自己要去发明一个3D打印机——那是比较早的几年,他还会众筹,会找到任何把这个项目做出来的可能性,而且他都是用的最新的技术和最新的方式。这样的学生在我们这里,我就会觉得特别高兴。

家长不会再去为了他的未来担心,因为他会自己知道自己要干嘛,去哪里学习,所以他会主动去申请美国学校,申请MIT,所以他会主动学英语。

他作为一个男生特别不喜欢学英语,家长就逼着他去学,到后来主动学,写文书——因为他真正知道这个是他需要的,他喜欢的,所以这样的空间让我们也觉得很兴奋,这个是属于他们的空间,不是属于老师的。

STEAM教育不是精英教育。现在确实是5G时代,AI时代,我说这个时代的到来是不可逆的,而且是颠覆的,技术本身确实是我们下一代的孩子们要去掌握的,但是不能说技术就是所有。

FABLAB是有3D打印,有很多非常先进的设备仪器,但是这不是STEAM的核心,核心还是我刚才说的怎么去打破很多纵向的知识结构,更多的让孩子们真正的接触真实世界,用他们的创新去解决问题,这是STEAM教育和传统教育最本质的区别。在这里面,技术不是他们的鸿沟。

我们的田原,森林是PBL学习的最好的原始基地。我们经常会带我们的小朋友去森林学校,这样的经历是urban life(都市生活)完全没有的。虽然我们有距离和地域的限制,但其实这些都是非常容易解决的。

如何能通过技术把它们连在一起,比方说我们在森林里装很多的感应器,那我们在城市里面也可以很快的去设计。再说到如果我们在很有限的条件下,也可以用稻草等,用很多自然的材料。

“数制”工坊在我们STEAM的课程里就是这样的,我们造纸没有太高的技术,我们丝网印刷也没有太高的技术,当然你可以用技术去辅导。所以创新教育不限定在哪里,不限定技术,不限定工具。

我们有一个很好的老师在重庆,就是用稻草设计了一个非常创新的课程系列。所以我鼓励大家用你所涉及到的所有的材料,所有的可能性去做我们的创新教育,因为这个等不起。

国家其实对于STEAM教育,对于中西部的很多创新教育非常花力气,也有很多资金的支持。我看到很多学校已经有了这些设备和工具,但是苦于没有老师知道怎么去教,这可能是我们最大的问题,我们真正需要一个教育的方法。这是STEAM区别于传统教育最本质的一个点。

2.STEAM和创新教育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在蓬勃的发展,学校家庭社区,不仅仅开展符合自身条件的项目,也逐步在探索相互之间联动的可能性。在您的构想中,未来理想成熟的STEAM教育系统会是怎样的呢?

丁教授:我们2019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文晖奖,它是在鼓励高校和K12学校的伙伴合作关系,这件事不只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组织,一个学校做的,它是需要整个社会去驱使这个创新的教育。

STEAM教育本质上还不是这些,STEAM也好,STEM也好,它还可以加个R(research),加上H(humanity)……可以加很多很多内容进去。

我们现在要横向的去贯穿,把很多的墙给打断,因为之前都是纵向的。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大学和K12学校、博物馆美术馆等,需要全社会社区一起参与,让孩子们真正了解未来的社会到底需要什么。

我们的挑战很大:环境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他们未来要面临的。这些是切实的问题,所以我们大家需要一起建立起一个好的生态系统,辅助我们学生,真的为未来去设计。

发表评论

了解 Fablab O | "数制"工坊 的更多信息

立即订阅以继续阅读并访问完整档案。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