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新政说 | 这样的孩子100%初高中都想招!FABO带你重新定义升学之路!

3月16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实施办法》是2018年《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中考改革方案》)的配套文件,适用于2022年起参加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考生,按照三年早知道原则,《实施办法》的核心精神已在《中考改革方案》中明确。趁这个机会,今天我们将全面的总结和介绍一下上海的新中考政策!变化有以下三点。

变化1 考试科目和分值

随着今年中考和录取的落幕,我们将告别630分中考,迎接750分中考的新时代!可以说,新中考政策将上海中考从以往自招为主的时代进入到以名额分配为主的时代!2021年中考将实行总分750分,2022年中考将会是总分750分+名额分配的全新中考政策。

原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
改革后(2022年实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计分科目

变化2 示范性高中的招生政策变化

从2022年起,本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分为自主招生录取、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三种类型。最新公布的《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了自主招生比例、名额分配方式、综合评价录取程序等内容。

在自主招生录取方面,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和市特色普通高中的自主招生计划,面向全市范围内有创新潜质、学科专长、体育或艺术特长的初中毕业生。根据《实施办法》,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计划比以往减少,合计不超过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总数的6%。其中,优秀体育学生、艺术骨干学生自主招生计划合计不低于该类自主招生计划的15%

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是上海《中考改革方案》确定的招生录取新办法。具体包括名额分配到区招生录取和名额分配到校招生录取两类,合计占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总计划的50%-65%,与改革前相比,名额分配比例进一步扩大。其中,名额分配到区招生录取,以区为单位,依据总分排序按计划录取;名额分配到校招生录取,以初中学校为单位,依据总分排序按计划录取。

《实施办法》特别明确了名额分配的具体要求:一是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占其招生计划总数的65%,原则上以各区当年度中招报名人数占全市中招报名人数的比例为测算依据分配到各区,分配到各区的计划中须有不低于20%的比例以均衡、随机为原则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二是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名额分配招生计划占其招生计划总数的50-65%,其中,分配到区招生计划约占本校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的30%,分配到校招生计划约占本校名额分配招生计划的70%。

此次出台的《实施办法》涉及的部分名词解释:

(1)什么是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

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是此次中招改革推行的招生录取新办法。这种招生办法仅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推行,在招生计划安排的时候采用名额分配的方式,在招生录取时采用综合评价录取的方式。招生学校采用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方法招生时,不仅要看考生的计分科目总成绩,还要结合考生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进行综合考查,按照考试计分科目总成绩和学校综合考查成绩的总分进行录取。
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包含“名额分配到区招生录取”和“名额分配到校招生录取”两大类。其中,名额分配到区招生录取,以区为单位,依据总分排序录取;名额分配到校招生录取,以初中学校为单位,依据总分排序录取。

(2)什么是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委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是指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直接或共同管理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主要指上海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3)什么是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区属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是指由区教育局管理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学校。

变化3 新增综合素质评价

参加名额分配综合素质评价的学生,在原有中考分(满分750分)上增加综合考察得分(满分50分),按1:2的比例投档择优录取,进入市重点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如下图。

此次公布的新中考方式中,名额分配综合评价的招生方式比重提升,简而言之,想进好高中,除了成绩,就得看名额分配!这将以往的”一考定终身“真正成为名额分配为主的时代,校内竞争将更加的激烈。如何获得校内的分配名额,那就看你的综评分值过不过关。在中考中,综评分值高达50分!我们常说多做对一道3分的选择题就会拉开数千名的差距,可想而知拿下这50分意味着什么。因此,把握这50分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更快更有效地获提高综评分数,FABO给你指路——它,是小升初硬通货,是初升高名校杀手锏,它就是: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海“创客新星”大赛,海峡两岸青少年创客大赛,上海“未来工程师”大赛等众多综评加分的科创比赛!But知道比赛 ≠ 比赛拿奖,比赛选题有什么套路?怎样才能做出评委眼前一亮的作品?怎么跳出狭隘的思维,呈现充满创意的设计?哪些坑绝对不能踩?哪些是评委最爱的闪光点?“快速原型制作”是什么?开题报告如何写出特色?项目路演该如何自信完美的呈现?前路漫漫,你是不是已经怕了?别怕!从零开始!FABO大赛班暑期陪你闯赛拿大奖!

我们能帮你什么?

科创赛事简介

近2年上海市教委基于素质教育改革,针对小升初和中考正式公布了《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和《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综评系统”。基于综评考核的核心能力要求,我们针对性的开设了科创大赛班,提高学生们的硬实力。为方便学员们能全方面的了解目前的趋势,大赛介绍主要分为,参赛要求、赛事等级以及报名时间等,厘清各种繁杂信息,为家长及学生提供更多的可能

设计思维构建

比赛拿奖,项目创新性很重要!通过设计思维方法让你的项目的创新点“秒”赢!设计思维是关于跳出盒子的思考,是在盒子边缘,盒子的角落,盒子条形码下进行思考(思考一切可能性)。用从未使用的视角看问题,尝试换位思考。我们通过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帮助学生去设身处地理解使用者、挑战自己的固有假设、思维定势并重新定义问题,快速构建设计思维。

原型制造

如何将写在纸上的概念和画在纸上的草图变成真实的可以评估的功能性原型呢?利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我们就可以在设计阶段和试验阶段之间进退自如了。

开题报告

一份好的开题报告预示着你的项目将极大程度地让评委老师看见,可是平常连作文都不一定能得高分,该如何写出一份特色的开题报告呢?FABO的学术写作方法值得你借鉴!

路演开题

关于项目最终路演将是怎么样的形式呢?往年我们都是线下的方式,20年采用了全新的线上路演,21年的路演方式我们难以预测,不过无论是什么方式,准备充分肯定没错!学员们会亲身体验带货式的演讲介绍。FABO导师将从肢体动作,声音语调以及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去培训大家的演讲技巧,帮助大家充分发挥演讲的优势

学渔,可钓更多鱼!不止眼前这次科创大赛,FABO大赛暑期班“授你以渔”,帮你钓更多鱼,2021助你收获满满!

当FABO大咖遇到西安欧亚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 | 如何应用PBL开展课程设计?

PBL项目式学习是什么,它和传统教育的本质区别在哪里?项目式学习是如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项目式学习的课程设计与研发重点是什么,对学院当前不同的专业课程应怎样结合?在设计学科中,如何利用“设计”和“设计思维”,展开”项目”和”项目式学习”?如何鼓励老师的跨专业、跨行业合作,推进师生的角色的演化?

基于以上的一系列的问题与思考,2020年秋季学期,欧亚艾德艺术设计学院邀请到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丁峻峰教授以及他带领的Fablab O实验室的导师团队,来艾德进行为期两天的PBL项目式学习工作坊,就如何利用好这个在实践中学习的学习方法,一起思考交流。

丁峻峰 | Jeff Ding

丁峻峰 | Jeff Ding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副教授,Fablab O| 数制工坊创始人、主任,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数字方向)硕士,美国注册美国注册建筑师(AIA),LEED可持续认证会员。2013年9月,丁峻峰联合 MIT 麻省理工学院,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创办了中国第一家FABLAB实验室,并创办了FABLBO O |“数制”工坊(FABO),FABO X|智造学术X,FABO Playground|数制乐园 STEAM教育课程和系统;同时丁峻峰活跃在相关“数制”跨界项目和研究前沿。最近几年里,FABO得到许多主流媒体和海内外网络媒体的高度兴趣。

21世纪的学生需要培养他们什么样的能力?两天的工作坊学习从这个问题开始剖析。因为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互联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加快了技术信息全球化的步伐,很多工作已经被数字时代的人工智能技术所代替。因此,当前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改变。

以下这4项被评选为本世纪最需要学习的4C能力:思辨思维(Critical Thinking)、 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协作能力(Collaboration)、 创新创造能力(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这些核心能力的掌握,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来实现,而PBL项目式学习是能够达到深层学习的有效方法。

设计中的项目式学习原理

2001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比特和原子实验室(Center for Bits and Atoms),就创建了Fablab数制实验室,这里配置数字化制造和成形桌面设备系统,是一个小型的装配空间也是一个创客空间。这让学工科、经济、人文艺术等不同背景和专业的人能够协同跨界,通过实验室的设备和技术,将构思和想法变为现实,制作出想要的一切事物。而这也是STEAM教育倡导的理念,即引导学生整合资源来横向拓展,突破学科和技术间的既定框架

基于STEAM的教育系统 ,Fablab O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以设计为引领,将艺术、设计、人文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完美结合,以设计思维为核心逻辑、PBL项目式学习为主要教学场景,将绘画、音乐、人文同3D打印、镭射切割、人工智能、VR&AR等前沿技术有机融合,开拓“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 的实践内容找到了一个完整解决的方案。

同学们参与互动时写的纸条

项目工作,开始于欧洲的建筑学校,是人们通过努力运用新的方法,将人力、材料和财务的资源组织起来,在给定的费用和时间约束规范内完成一项独立的、一次性的工作任务,以期达到由数量和质量指标所限定的目标。

思维的碰撞

PBL基于项目或者问题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念,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它引导师以学生为中心来精心设计项目,学生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自主探究活动来解决项目中真实、复杂的问题, 并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建构式的学习、小组协作式学习,掌握项目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在项目式学习中,项目源于真实的社会情景,完成这个项目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需要感性的生活体验,参与者应能站在用户的角度考量问题,设身处地地分析问题的情景及需要同理心,另一方面,项目的完成需要在过程中的各个阶段不断进行修改。若设计不合理,就要返回上一阶段重新修订,这需要一个可迭代的模型引导项目实施。

设计思维通过提出有意义的创意和想法,来解决实际的问题,具有一套体系模式,它强调的共情迭代性为项目式学习的实施可提供思维和方法层面的支撑。设计思维强调联系真实社会情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在项目式学习中,项目源于真实的社会情景,其结果就是创造出制品已解决情景中的问题,项目式学习能够提升参与者的核心素养与能力,二者都强调了创造、现实情境和能力提升

那么,如何去应用PBL进行课程设计?经过了研究支持和课堂实践的PBL黄金公式展示了其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核心要素:

1. 挑战性的问题
一个待探究或待解决的问题是一个项目的核心。这个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同时,有没有难到让学生望而却步。

2. 持续性的探究
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针对提出的问题查找、整合和使用信息。

3. 真实性
项目的真实性一方面体现在以解决真实世界的实际问题为目标,应用真实的工具和评估标准成果或产品会产生真实的影响;另一方面,若项目能真实地表达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或生活中关心的问题,也会为项目的真实性加分。

4. 学生的发言权及选择权
学生需要对项目有自己的发言权包括做什么和怎么做。

5. 反思
学生和老师在项目过程中需要针对各个环节进行反思包括学习的内容、探究和项目执行的有效性、项目成果的质量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6. 评论与修正
学生们需要提出及接受意见和建议,并知道如何基于反馈来改进他们的执行方案、完善他们的产品。

7. 项目成果的公开展示
学生们需要向同学、老师以外的公众阐释、展示或者呈现他们的项目成果。

PBL项目式学习课程设计

为了更切实体会PBL学习流程和课程设计重点,艾德的老师们也参与到了将现有讲授的课程进行PBL化的实践。

研讨中,来自不同学科专业组的老师被分别安排在同一个教研小组,以这样的方式让跨学科和跨领域的知识点实现交叉碰撞。老师们通过互相采访和反思的方式,了解彼此课程的教授现状,通过解读与讨论,总结授课过程中共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随后,每小组选取一个现有的课程项目,选择应用三个PBL⻩金公式的部分,目标是将课程与专业、面向的学生、课程结构和作业布置、以及考核标准等课程框架进行重构,将选定的课程项目推向更有效的PBL。

在实际应用PBL核心要素的过程,各组遇到的最大的挑战就是确定“挑战性的问题”。这个驱动型问题用于激励学生自主地学习,并能够在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对问题反复地推敲、探索,并最终回答或解决。因此,问题的设定须是基于现实世界里真实发生的问题,且具有开放性,而非结果导向的、在一开始就限定了学生的想象或答案。这样才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导体的学习模式的良好开端。

两天的思考与碰撞,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Fablab O的教师团队和艾德的老师们通过讲座和实践工作坊,深入了解了项目式学习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并在工作坊的研讨中剖析现有课程项目中遇到的问题,从实操PBL设计流程和要素来重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感知教学过程中的挑战和痛点,发现、思考、优化现有的课程设计。

教师合照

第五届上海市大学生创客大赛完美收官!


“为什么要报名参加这个活动?”
“为了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了将自己的构想变成现实”,“为了拓展视野,看到一个更加广袤的世界”、… …“为了,创造未来。”

36支闯入决赛的队伍,来自27所不同高校,45+不同学科专业的合作,超过672个小时的紧张备。我们收到了许多独具创新、奇思妙想的作品,经过评委们认真、反复的评选,最终获奖名单新鲜出炉!

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
康手宝——智能防颤辅助勺
健入佳境——体感交互式康复系统
游泳伴侣

二等奖
“光影”之心——高性能LED光扩散材料
多功能超声波水中无线充电装置
带空调的正压防护服
云抗疫–智能识别摄像头
智能药盒水杯
家用便携式智能手部康复仪

三等奖
慧行:智能通行解决方案
3D打印抗疫物资输送无人机——“MelodyFly”
宇昂新型船用油水分离设备
掌印——“移动“共享下的手持式多功能打印机
船舶轴系智能维护APP
上科大AR明信片
“A Sunflower chair”智能温控垫
脊柱健康监测仪:守护你与家人的脊柱健康
儿童绘本系统
一种可佩戴的健康码耳饰

精彩回顾

本次大赛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SDG”为发起点,专注于“健康生活,抗击疫情;气候行动,迎战自然灾害”2大主题。

每支闯入决赛的队伍都基于赛事主题迸发出了多元、精彩的创意项目:基于疫情防控,核酸检测样本运输需求的“’极线’自动核酸运输小车”;在家庭环境下使用的逆变型心脏除颤脉冲发生器“心随我动——家用AED”;后疫情时代提升公共卫生安全的“空净计划”——智能浓度控制消毒杀菌系统;配合矫正器以及康复运动训练治疗的脊柱健康检测仪;为环保事业助力的“宇昂新型船用油水分离设备”;全球抗疫背景下,低成本、可靠、灵活且环保的物资运输解决方案——3D打印抗疫物资输送无人机“MelodyFly”… …

虽然这届赛事由于疫情的缘故,各位选手们遗憾地没能在线下相聚,但是志愿者们却早早就位,为大赛的线上路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评审团老师阵容强大:

周洪涛  /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
柳涅倞  / 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创业指导处柳涅倞科长
张雪青  /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副教授
夏    青  / 蘑菇云创客空间联合创始人、运营负责人
李爱锋  / 任职赛默飞世尔科技  高级生物医药工程师

路演会议室内,评委老师们认真倾听,严谨提问,细心打分;志愿者们有条不紊地组织着各个参赛团队,陆续进入会议室进行答辩;参赛者们也在网络的另一端,克服各种困难,自信地展示自己团队的努力成果。

优秀作品

相信每支队伍都是带着勇气与信心一路披荆斩棘、终得决赛相逢。而最终,只有三支队伍的作品摘得一等奖的荣誉,想必大家一定非常好奇吧,那就让我们来为大家揭晓吧~

 1 · 康手宝——智能防颤辅助勺    

“康手宝”智能防颤康复辅助勺是经调研后对市场上康复辅助勺的不足进行了改良,优化和创新后,设计的一款多功能的防颤康复辅助勺。

产品最大创新点在于产品减震维稳能力强大,帮助使用者握住勺子,可以实现自我进食的目的;配有柔性测温贴片测得食物温度,再通过勺子中段环状LED颜色的变换,防止使用者由于食物过烫导致烫伤;模块化产品定制,为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同时产品配有手部康复训练系统,根据患者需求进行推荐康复训练教程。以及产品配件运用磁吸充电,保障用户安全。

2 · 健入佳境——体感交互式康复系统    

虚拟体感交互康复训练系统包含肢体训练和心理训练两大模块,采用c#等语言实现软件系统,Kinect体感技术,brainlink脑波技术及其相关设备提供硬件支持,目的是以多元化的游戏为主的康复方式,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康复训练。

本产品特色在于对残障人士身体康复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可以缓解其心理上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从而显著改善康复质量:并且其设备小巧轻便的特点可以解决现存的康复训练场地要求较高,普及范围有限等一系列问题,让残障人士在家中即可进行有效的康复锻炼,填补了相关市场上的空白。

 3 · 游泳伴侣   

产品可以陪伴用户游泳,并以随机亮灯的方式可视化用户的游泳里程数,当灯全部点亮时说明用户已经完成今日目标。用户通过拍拍或抚摸机器表面的方式调节机器速度,优化游泳时的交互体验,提升游泳乐趣。用户还可以随时趴在产品上休息和与他人交谈。

未来我们将实现的功能为,当用户靠近产品时,产品会自动停下,便于用户开关或调速。用户将两个相同的设备进行接触时,可以进行数据传递,记录游泳里程数目少的设备亮灯数目减少,另一方增加对应的亮灯数目,以此丰富游泳运动的社交性。 产品将游泳里程数目可视化,激励用户完成自我目标,鼓励用户锻炼身体,以达到用户健康生活的目的。

评委寄语

本次闯入决赛的队伍交出来答卷都非常有想法,能够体现团队的融合以及创新能力。虽然大部分参赛者都是00后,但参赛作品都能聚焦社会,赋予设计的产品深刻的价值与涵义。许多同学都结合了疫情的状况,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背景的参赛选手们各展所长,通力合作,为疫情中出现的各种难点,提供了极具创新性的想法与解决方案,同时又非常切实的考虑到了真实世界的具体状况。本次参赛作品的逻辑性与完成度也非常高,可见选手们的辛苦付出与努力合作。

两项iF设计大奖收入囊中!FABO课程套件原创设计获得德国iF国际设计论坛两项大奖!

iF设计奖介绍

每年,德国iF国际论坛设计都会组织一个世界上最著名且最有价值的设计竞赛:iF设计奖,作为全世界公认的卓越设计的象征,iF设计奖欢迎来自60个国家的近10000份作品。iF 设计奖会评选出杰出的设计,权衡它与商业和日常生活的相关性,并授予世界上最重要的品质标志之一。iF标签对消费者和设计界来说都是好设计的可靠标志,它以“独立、严谨、可靠”的评奖理念闻名于世,旨在提升大众对于设计的认知,其最具分量的金奖素有“产品设计界的奥斯卡奖”之称。

iF作为历史最悠久、真正独立的设计机构之一而享有声誉。自1953年以来,iF一直遵循的六项指导原则使得它有别于所有的竞争对手:1.识别、支持和推广好的设计2.提高公众对设计的认识它在我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3.帮助企业将设计融入他们的长期战略4.维护专业设计师的角色提高对这份工作的认识5.通过设计影响社会变革6.扶持有才华的年轻人,打造一个年轻设计师的公共平台

获奖作品BOOKi介绍

FABO数制工坊课程套件原创设计BOOKi获得德国iF国际设计论坛包装设计的消费者产品包装奖和包装用户体验奖。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次获奖的作品吧~

iF设计奖:用户体验奖
iF设计奖:消费者产品奖

由FABO“数制”工坊设计的作品BOOki是STEAM课程的包装系统。BOOki代表“Book Kit”,是一种阅读体验和实践项目工具包。折叠结构的设计将包装做成了书本的形状,学生可以自发地从书架上随意取用,像翻开书本那样翻开它,展现在眼前的是产品的装配说明以及项目指南,学生可以根据说明书自己开动脑筋,动手拼装。

FABO数制工坊课程套件原创设计获得德国IF国际设计论坛两项大奖!德国IF国际设计论坛每年评选iF设计奖,它以“独立、严谨、可靠”的评奖理念闻名于世。

BOOki的设计可以给青少年创新教学带来极大的帮助。

1.折叠结构:

BOOki学习材料包装可以整合课程所需的所有零配件,折叠结构的设计能够有序整理组件,能使课堂效率提高了10%,并大大降低了学习者出错或错误组装零件的可能。

2.自我解读:

BOOki产品的直观性也有助于远程学习。同时,模块化系统允许根据不同的课程要求定制产品。学生可以根据课程的产品说明和指南,开动脑筋,自发学习、拼装,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3.可回收材料

包装是由可回收材料制成,努力满足联合国SDGs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环保产品标准。从根本上,给孩子们竖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友好理念。

4.课堂使用体验

不管是线上授课还是线下教学,在FABO的STEAM课堂里时学生都可以依照打开包装后组件排列的顺序使用零件。包装本身也可以作为最终呈现作品的一部分,充分激发小朋友的创造力,让他们在动手学习的同时,充分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际应用。

不管是创作作品的过程本身还是完成作品后,与同伴分享的喜悦,都可以给孩子们带去快乐与成就感。经过实际的教学应用,也应证了孩子们都乐在其中,十分喜爱。

拥抱巨变——哈佛中国教育论坛|哈佛校友丁峻峰论坛实录:AI时代的未来教育——如何智造万物?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成立于2010年,是美国顶尖高等学府中对中国教育关注度最长,和影响力最大的公益平台。一年一度的论坛旨在连接中美教育工作者及各界领袖精英,共同促进与中国教育相关的讨论。回顾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020年,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拥抱巨变,展望未来教育”。在此次论坛中,FABLAB O|“数制工坊”(FABO)的创始人丁俊峰教授通过主题演讲和访谈,阐述了他对于AI时代的未来教育,STEAM教育的理解。

AI时代的未来教育——如何智造万物?

科技指数级发展的今天,5G与人工智能等不断的颠覆各个学科, 以往的职业不断被淘汰,未来的教育究竟走向何方?

丁教授指出, 21世纪教育的素养更多是横向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本次演讲以fablab实验室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为背景,介绍了FABO的优势资源,教学理念与成功案例。据演讲介绍,FABO聚焦两个优势资源,意图在国内打造优质的STEAM课程,赋能中国创新教育。也针对不同年龄段创办了不同课程,赋予不同的学生。课程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真实情景和驱动型问题的来由,用循环经济作为顶层方法论。

演讲中也介绍了许多FABO教育的成功案例。如同济黄浦设计创意高中以设计思维为导向,项目式学习为教学法;FABO以电影《流浪地球》作为背景设立跨学科PBL项目,展开探索火星夏令营等等。FABO将故事融合在制作过程中,还植入了中华传统文化。未来FABO也会在生态圈做更多事情,包括全国各地老师的师培,发展FABO志愿者支教项目。

丁教授最后总结道:在知识焦虑的时代,我们不应盲目只追求量化和结果导向,而更应该思考未来教育到底能够给孩子们怎么样的人生和意义。

哈佛中国教育论坛STEAM及创新教育分论坛

本次访谈围绕STEAM教育的平民化大众化,分享触手可及的乐,玩,智,造。STEAM教育更为提倡的是综合多学科的多元教育,这种全新教育模式倡导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完成他们感兴趣的,并且与他们生活相关的项目,在跨学科的模式中激发创造力。

1.什么是steam教育?为什么要实践它?

虽然很多的中国家长都参与到STEAM及创新型教育当中,我们常常会问为什么孩子应该学习编程,学习乐高,学习创客教育?而首先提出这些想法的科学家又是基于怎样的思考?

丁教授:创客空间和传统的教室是非常不一样的,在这里面我们非常鼓励学生的试错,所以从这个观点来讲,我们的学生在我们的空间里面是自我的,因为这个空间属于他们,而不像我们传统的课堂里面老师主导的那样,老师讲完之后他学,学完之后考试。

在创客空间里面,我们赋予学生自己的能量,让他们去探索他们的问题,发现解决方案。所以经常会看到,我们这里非常多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跟成年人在一起,也可以教更小的小朋友,他们在一起就是完全融入一个探索的过程中。

在FABO老师的角色也会不一样。我们这里没有所谓的“老师”,只有教练,伴他们一起去发现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所以我们赋予他们技术的可能,也不断鼓励他们,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这里面会有非常多的试错,但是这没关系。我们的现实社会就是这样,没有一个正确答案,没有一次说哪个真的是成功,哪个真的是失败。

在“数制”工坊,他们是真正眼睛发亮的。你会发现他wu 从以前的被动学习到这里非常主动的学习,他们会摸索所有的可能性,他会主动要求你给他讲一个3D建模的知识,主动讲一个人工智能的知识,他们会沉浸式的在这里面学。

“数制”工坊有一个学生Gordan,大家叫他“狗蛋”,他不仅是自己要去发明一个3D打印机——那是比较早的几年,他还会众筹,会找到任何把这个项目做出来的可能性,而且他都是用的最新的技术和最新的方式。这样的学生在我们这里,我就会觉得特别高兴。

家长不会再去为了他的未来担心,因为他会自己知道自己要干嘛,去哪里学习,所以他会主动去申请美国学校,申请MIT,所以他会主动学英语。

他作为一个男生特别不喜欢学英语,家长就逼着他去学,到后来主动学,写文书——因为他真正知道这个是他需要的,他喜欢的,所以这样的空间让我们也觉得很兴奋,这个是属于他们的空间,不是属于老师的。

STEAM教育不是精英教育。现在确实是5G时代,AI时代,我说这个时代的到来是不可逆的,而且是颠覆的,技术本身确实是我们下一代的孩子们要去掌握的,但是不能说技术就是所有。

FABLAB是有3D打印,有很多非常先进的设备仪器,但是这不是STEAM的核心,核心还是我刚才说的怎么去打破很多纵向的知识结构,更多的让孩子们真正的接触真实世界,用他们的创新去解决问题,这是STEAM教育和传统教育最本质的区别。在这里面,技术不是他们的鸿沟。

我们的田原,森林是PBL学习的最好的原始基地。我们经常会带我们的小朋友去森林学校,这样的经历是urban life(都市生活)完全没有的。虽然我们有距离和地域的限制,但其实这些都是非常容易解决的。

如何能通过技术把它们连在一起,比方说我们在森林里装很多的感应器,那我们在城市里面也可以很快的去设计。再说到如果我们在很有限的条件下,也可以用稻草等,用很多自然的材料。

“数制”工坊在我们STEAM的课程里就是这样的,我们造纸没有太高的技术,我们丝网印刷也没有太高的技术,当然你可以用技术去辅导。所以创新教育不限定在哪里,不限定技术,不限定工具。

我们有一个很好的老师在重庆,就是用稻草设计了一个非常创新的课程系列。所以我鼓励大家用你所涉及到的所有的材料,所有的可能性去做我们的创新教育,因为这个等不起。

国家其实对于STEAM教育,对于中西部的很多创新教育非常花力气,也有很多资金的支持。我看到很多学校已经有了这些设备和工具,但是苦于没有老师知道怎么去教,这可能是我们最大的问题,我们真正需要一个教育的方法。这是STEAM区别于传统教育最本质的一个点。

2.STEAM和创新教育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在蓬勃的发展,学校家庭社区,不仅仅开展符合自身条件的项目,也逐步在探索相互之间联动的可能性。在您的构想中,未来理想成熟的STEAM教育系统会是怎样的呢?

丁教授:我们2019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文晖奖,它是在鼓励高校和K12学校的伙伴合作关系,这件事不只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组织,一个学校做的,它是需要整个社会去驱使这个创新的教育。

STEAM教育本质上还不是这些,STEAM也好,STEM也好,它还可以加个R(research),加上H(humanity)……可以加很多很多内容进去。

我们现在要横向的去贯穿,把很多的墙给打断,因为之前都是纵向的。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大学和K12学校、博物馆美术馆等,需要全社会社区一起参与,让孩子们真正了解未来的社会到底需要什么。

我们的挑战很大:环境问题、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是他们未来要面临的。这些是切实的问题,所以我们大家需要一起建立起一个好的生态系统,辅助我们学生,真的为未来去设计。